第106章(第5/6页)

朱彩灵的手抚过这些画卷,上面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真的爱。

她没有哭,而是笑着看向周海笙,“我无数次向上天祈祷,希望你能够从画里走出来,回到我身边。”

邹家辉背过身去,妻子病得最严重的时候,连他都不认识。她成天呆在画室里,不吃不喝,就守着这些画像。他没办法,只好打晕了妻子。请最好的心理医生来给她治病。

周海笙拉过朱彩灵的手,放在自己胸口。

“妈妈,我回来了!”

母子两人抱头痛哭。在这个空旷的画室里,邹家辉忽然有些后怕,好不容易找回来的珍宝差点就要毁在自己手里。让最爱的两个人哭泣,他就不是个男人!

等朱彩灵挽着周海笙的胳膊从画室里出来,她替海笙理了理衬衣的衣领。

“海笙,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妈妈支持你。至于你爸,你别管他,他向来横行霸道惯了,一点也不会体贴人。”

走在后面的邹家辉张了张嘴,他是那样的人吗?

周海笙想了想,转头看向邹家辉,爸爸两个字他喊不出口,“我们谈谈?”

一个小时之后,周海笙从书房里出来。他抱了抱客厅里的朱彩灵,叮嘱了她几句之后,便拉着行李箱离开。

邹家别墅二楼窗户边上,邹家辉看着儿子上车离开,嘴角微微上扬。这个臭小子,脾气也不知道像谁,倔强得紧;山不就我,我就山,不就行了。

广州,江夏从胡万华的公司临时借调了几个人来帮她做市场调研。

日化用品调查问卷、商场销售情况调查,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需要统计。足足忙活了一个星期,江夏总算拿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调查报告。

在这期间,老人和孩子都交给了王思琴,由她亲自带着他们四处游览。才一周的时间,刘阮和陆海铭皮肤明显晒黑了不少。藏在衣服里和露出来的皮肤完全是两个颜色。

江夏笑过之后,在产品清单上加上了防晒霜、隔离霜、晒后修复液。

他们出行都戴了防晒装备,只能说广州的太阳实在是太热情了。

王思琴听说江夏他们要去上海,索性收拾好行李一起跟了过去。一来她顺便去上海办事,二来江夏一个人带这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王思琴担心她一个人顾不过来。

去上海的火车上,江夏跟王思琴详细说了自己想要开办日化工厂的想法。

“我觉得,大家是有这方面需求的。你看看这份调查报告,绝大部分人使用的是国产品牌的面霜,他们即便觉得效果不怎么样,也没有别的选择。倒是有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人从国外购买护肤品,可是样本太少。”这次辛苦没有白费,江夏对自己开办日化用品厂非常有信心。

王思琴知道江夏手里有些配方,就她亲身体验过的淡化疤痕配方效果非常好。

“你这份报告已经完全证明了项目的可行性,我有个朋友在上海日化厂做车间主任。等我到了之后联系她,应该会对你开办日化厂有所帮助。”

她对江夏是真的服气,服装厂才办了一年,发展前景远超他们十多年的老厂。他们还没有赶上江夏的脚步,她已经在投资别的市场。

“那真的是太好了,我这次去上海除了打算带爸妈和孩子们见识一下,也是想要调研一下上海的日化生产情况。你知道的,我们现在用的日化用品大多都是上海出产。”

上海之行比想象的还要顺利,江夏从王思琴朋友的口中了解了现在日化产品的生产设备情况。

得到想要的信息之后,江夏终于腾出时间好好地陪家人。在码头,刘阮和陆海铭看到了书本和电视里才有的大轮船;街道上有很多盒子一样的小汽车,这里的交通比老家方便多了。

江夏拍了很多照片,这是一座拥有厚重历史沉淀的城市。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在这个时代排名前三。

在老人和孩子眼中,上海是除了北京天-安-门之外,他们第二想要参观的城市。心愿达成,眼看着到了他们规划回家的时间。王思琴亲自把江夏他们送上回家的飞机。

陈淑芬和陆友德从来没有坐过飞机,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很新鲜,这次跟夏夏一起出门,可算是长见识了。在他们隔壁,两个孩子小声地跟江夏说着悄悄话;很快飞机起飞,孩子们的兴奋劲儿过去,靠在座位上睡着了。

晚上十二点,江夏洗漱完之后躺在床上。她抱着枕头滚了一圈,还是家里好。

不仅江夏有这样的感慨,就连已经睡着的两位老人和孩子也有同样的感受。

江夏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中午十点半,她换好衣服从房间里出来,发现家里只有婆婆陈淑芬在晾晒衣服。

“妈,早上好。阿阮和海铭呢?”江夏想要过来搭把手,却被陈淑芬叫去吃早饭,吃食还在锅里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