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花炊鹌子、虾肉包子、……(第2/2页)

文人本就喜欢这个调调,当即一个个边吃便赞:“美味!雅!”

还有人发自内心感慨:“原本想着这家店全是噱头,可没想到菜式是真的美味!”

这却是众人肺腑之言,其实这家酒楼即使食物上平平就已经足够吸引人,谁知道居然锦上添花,食物有这般美味。

立刻有秀才说:“就算下一道菜不好吃也无妨,有这一道菜就足以做镇店之宝!”

只不过他很快就打脸了,因为接下来的菜式,一道比一道美味。

虾肉包子,新鲜河虾仁一半剁碎一半原样,加猪肉、笋丁一起爆炒后包入包子,吃起来满口油香,虾肉颗粒感十足,鲜美弹牙,还带着一丝丝猪肉的香气,着实美妙。

祝秀才又夹起一块香煎蛤蜊肉,这蛤蜊被剥去了外壳,只留蛤蜊肉本身,而后裹上蛋液面粉油炸,一个个金黄酥脆躺在盘子里,看着就讨喜。

吃起来也好吃,金黄面衣酥脆可口,咔嚓咬开后里头的蛤蜊肉带着一点点海洋特有的气息,吃起来一点都不觉得腥,反而有十分的鲜美一直萦绕在舌尖。

麻辣血脏就更绝了,祝秀才本是西南人吃得就重口,这血块、猪肚、黄喉等物居然汇集一锅,红油汪汪,光是瞧着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

祝秀才旁边的李秀才摇摇头:“我可不吃这个,子曰,肉不正不食。”

祝秀才不管他,先自己夹一块进嘴巴,含含糊糊道:“那可正好,就没人与我抢了。”

黄喉脆生生、猪肚复有嚼劲、血块滑溜溜,几乎是种种不同的口感一起汇到了嘴里,更绝的是各个都在红油盘里浸泡了许久,此时舌尖又麻又辣,嘴巴一时之间感受到了种种口感种种味道,简直叫人分外满足。

“唔——”祝秀才满意地直叹气。

他又夹起一块放进米饭碗里,一起送进嘴。

这家酒楼的米饭也格外好吃,颗颗分明,粒粒饱满,适才看着就晶莹剔透,如今吃起来满嘴米香,配上这麻辣咸香的麻辣血脏,几乎叫人欲罢不能。

“真的这般好吃吗?”李秀才看祝秀才不吃旁的菜了,一个劲夹这麻辣血脏,自己也起了好奇心,他忍不住夹旁边的莴苣配菜,“我尝尝。”

莴苣被片得薄如蝉翼,嫩绿色仙气十足,经过在红油里的长时间浸泡后也变得有一丝淡淡的红晕,吃进嘴里,又麻又辣不说,还有一丝淡淡的卤香,配上莴笋片脆生生的口感,这感觉!

李秀才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夹起一片莴笋片。

吃了两片犹觉不过瘾,索性夹起一块猪肚送进嘴里。

旋即瞪大了眼睛,而后又夹起一块黄喉。

子啊,我错过了多少美食!

他在心里哀嚎着,又担心祝秀才取笑。

谁知祝秀才压根儿没顾上看他,只快速吃着自己的菜。

若是吃多了辛辣,觉得舌头发麻也无妨,舀一碗豆腐羹便是

这豆腐羹被切得细如发丝,盘旋在汤盆里,光是看着就叫人赞叹不已:“这是何等刀工才能切出细如发丝的豆腐?”

喝上一口,

乖乖,了不得。

这豆腐丝看着在汤里荡漾,如藻荇交横,可是几乎是入口即化,毫不费力,而且汤底是经过炖煮许久的高汤。

豆腐丝吸满了高汤的鲜美,此时喝上去只有一个字:鲜!

被辣灼烧的舌尖被有效得抚慰后,祝秀才立刻看向了下一个菜:剔鹅八仙盘。

鹅肉被剔成薄片摆放一盘,入口后蜜褐色鹅皮与肥美的鹅肉瞬间搭配成完美的组合,口感复合,一咀一嚼,肥鹅的香气在唇齿间不断迸发,极其过瘾。

最后一道仙人脔也丝毫不输,粉红色玫瑰腐乳蒸煮过的鸡腿肉,肉质饱满紧致,腐乳特有的香气涌上舌尖,咸香十足,很是开胃。

一桌小琼林宴吃得祝秀才一行人心满意足,几乎是扶着墙出去。

慈姑这家问魁楼自此名噪一时,许多读书人都要去这家酒楼试炼一番。

更难得的是,只要一位读书人进了问魁楼,第二次不管他是与旁的读书人还是与不读书的同亲戚宴饮,都会来这问魁楼,为何?面子使然。要知道问魁楼可不是人人都能进的,往来都是经过复杂试炼的读书人。

一起吃饭的人也要称赞两句:“老兄好厉害,居然能进这家问魁楼。”

本坊本就是读书人的天下,一时之间汴京城里的读书人便以去过问魁楼为荣,还有许多文人自发为问魁楼的菜品写下诗句,使之传播得更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