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炙肉店(第2/2页)

朱三不想去,阮鱼儿老婆管得严不许他去外面吃,可朱三光棍汉一个天天在康娘子店里吃,这昨儿才吃得花胶鸡,今儿自然不想去,正为难之际,忽得有几个小童塞了一份纸张给他:“客官,快正午了吃什么?别犹豫莫踯躅,快瞧瞧《汴京美食录》!”

嗳,这不是瞌睡了递枕头么?

朱三接过那纸张,阮鱼儿也凑过来看,他俩都略认得几个字,就见纸张正上方写着汴京美食录五个大字,左侧写着家常做菜秘法,右侧写着汴京美食堪要。

左侧那“家常做菜秘法”写得是:炖肉加橘皮可除腥味,并能炖得迅捷,节约炭火。

右侧“汴京美食堪要”写的是:遇仙楼的脂蒸腰子汴京一绝。下面则是以篇文章,想来是称颂这脂蒸腰子如何如何好吃的。

朱三认不得那许多字,他目光往正中一移,正中写着几个字却也认得:“康娘子炙肉店开张!”,再看下面画了一个烤炉,上面腾腾热气靠着肉串,胡同口画着一条金鱼。

阮鱼儿早笑道:“我们去那金鱼胡同!那里有康娘子的新店。”,朱三也是点头,康娘子开的每家店,就没有不好吃的。

朝报的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字,朱三懒怠看那字,便想团成一块扔了。

“慢着!”阮鱼儿笑道,“兄弟,这字纸能不能给我?我娘子做菜正好用那上头写的诀窍。”

朱三大方递给他:“啧啧啧,真是屋头有人就跟我们这些光棍汉不一样。”

至于许多人不识字,那却没关系,因着汴京城里常有这说书先生帮市民讲解朝报的。只不过以往的朝报都是官府要闻,无趣得紧,这回的朝报却是耳目一新,说些做菜的逸闻,翻过页还有一个小厨娘的传奇故事。

茶馆里便坐着一帮人听说书先生讲那小厨娘是如何扮成男子模样进了学堂读书,又是如何遇到一位云游至自家脚店的大厨,不打不相识而后拜为师父的。

这故事跌宕起伏,其中又穿插着许多美食,让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还有知道根底的人在旁分说:“这不就是汪行老儿子写的吗?那个败家儿子汪老三。”

“可不是?他如今也算是浪子回头。”

“那小厨娘是不是就是他师公?”

“师公?那么说小厨娘如今已经八十了?”

“哎呀不是的,如今连十八都不到,听说做菜一绝,如今她开的康娘子脚店满信陵坊闻名呢!在永平坊也新开了一家炙肉店。”

“那我要去瞧瞧,这炙肉店如何好吃!”

朱三和阮鱼儿来到了炙肉店。

这炙肉店开在一个大院子里,先是进了门,便有伙计来迎,但见墙壁被打通,里头摆着桌椅,能直接瞧见里头院子,院子里别有洞天,屋檐下放着几个造型别致的烤炉,院子内则是几条板凳围着一个烤炉设置。

伙计便解释:“您要是想自己烤肉,便可坐在院子里自己烤,若是懒怠烤,屋檐下我们厨子便可帮您烤制。”

朱三和阮鱼儿选了自己烤。便被领到院子里一处烤炉旁边坐下。

掌柜得过来点菜,朱三已经认得这是康娘子,笑着打招呼:“见过康娘子。”

康娘子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不是朱官人么?当初我们拔霞供店里您便是第一位顾客,如今新开张您又来捧场。”又扬声喊伙计:“送一盘羊肉。”

伙计大喊:“甲字一号桌,店主送朱官人一盘羊肉!”引得周围的客人都瞧了过来,想看看这么有面子的是哪位客人。

这荣耀,这排面,朱三脸上特别有光彩,不由得庆幸自己当初走进了那空无一人的拔霞供店里。他装作习以为常地摆摆手,点点头:“今儿都有什么吃的?”

康娘子笑意盈盈:“有羊肉串、有猪五花大蒜、有羊脆骨、还有鹌鹑翅、有果子狸①、还有春韭菜、有紫茄。”

“那就都来五串吧。”朱三大手一挥。

“好嘞!”

借这机会朱三往周围看看,但见来吃饭的有小夫妻,还有带着父母来的,只不过人不是很多,加上他也只有三四桌。

他在打量这炙肉脚店,外头也有人在悄悄打量。

那人便是卜祚仁,他得知慈姑从云在天手里租到了脚店之后,心里恨意四溢,索性就到这脚店外头打探,看能否有什么可乘之机。

如今被他瞧见用餐人数并不多,不由得心里暗暗叫好:好你个康娘子,以为自己有什么本事不成?如今快到夏日,炙肉烟熏火燎,能有什么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