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今夕是何年(第4/5页)

宁长久打趣道:“徒儿怎么天天催促我睡觉。”

陆嫁嫁闭上眼,继续打坐,不理他了。

宁长久便在月色铺就的林间轻轻踱步。

抵死的缠绵再美,终究也只是短暂烟华,如何摆脱既定的命运,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事。

“师父,你究竟要做什么呢?”宁长久望着月亮,轻轻呢喃。

……

……

隐世,不可观。

高峰如世间最大的剑,插入云霄,好似传说中的昆仑天柱。

山腰之间房屋错落,有大河环绕而过。

那是大河镇。

大河镇与人间的寻常村镇并无异处,屋楼相接,青瓦连绵,街道旧砖铺成,小镇两边荠麦青青,田垄之间有流水澹澹,田螺缓缓移动着身躯,鱼虾窜着身子追逐月影。

无人能够想到,这壳上覆藻的田螺,竟是吞噬星光而生的重虚螺,那些不停窜动的银色小鱼,则是游曳于虚境之中的盲鳞鱼,而那些游走与田垄的虾与蟹,则是当年一条真龙被处刑之时,剥坠下的鳞片遇水所化。

那林野间野蛮生长的春藤,每一缕皆是攀仙藤,据说太古神器打神鞭的主干骨,便是由二十四节千年攀仙藤所造,林间的桂花皆是月宫之种,堆砌的乱石也皆是可将凡品打磨成仙兵的神物。

但无论是大河镇还是不可观,从未有人觉得这些算是什么。

重虚螺就该归于田,盲鳞鱼就该归于溪,龙鳞蛇蝎本该归于土丘洞穴,仙藤月桂也不过林间杂花野树。

只因为这里是不可观。

天地大隐之处。

张锲瑜来这里居住已有两年有余,他的职责便是绘画,但所绘之处并非寻常的画卷,而是等待夜色降临之后,将这片幽暗的夜空绘制完整。

这片夜幕上的每一个星星,都是他亲手画出的雏形,然后再由其他匠人将它打造出来,镶嵌入天空之中。

他们都是最好的匠人。

人间曾流传过娲人族的传说,传说娲人一族每一个都境界非凡的高手,感染着混沌之初的原始神力,他们行走在世界的阴影里,修补着世界的漏洞和问题,他们不留姓名,造化生灵万物也从不自居其功。更有传说将他们描绘成持矩人,在神国之主还未坐镇人间之前,便是由他们杀死那些破坏规矩的古神。

但娲人族千年之前便销声匿迹了,其后的传说鲜有佐证。

张锲瑜觉得某种意义上,他们便是娲人族,只是他们修补的不是原先的世界,而是在构造一个崭新的国。

张锲瑜最初到来的时候,他觉得在神国之主的领域里构造这样一个世界,根本就是异想天,但后来他在这里见到了几位故人,那几位故人竟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之处。

后来他才明白,一切的原因,便是大河镇尽头的那座道观之中,坐镇着那位女子。

一位有可能在十二个国主中硬生生再添一张座椅的女子。

张锲瑜垂下了笔,隔壁的白色长毛犬狂吠了几声。

小镇寂静。

大师姐一袭澹青色的道袍走过小镇,她怀抱拂尘,步履宁静,路过了荠麦相夹的小道,道袍的起伏与夜风中的麦浪玄妙地契合着。

她在通往不可观的山道前停下了脚步。

二师兄坐在一块崖石上,拄着刀,脸上透着些疲惫。

大师姐神色凝重了许多。

“师父出关了?”大师姐问道。

二师兄点头道:“师父要见你。”

“只见我?”

“嗯,整个观里,你是最得师父真传的,真真是让人嫉妒得很啊。”二师兄伸了个懒腰,笑着说道。

大师姐又问:“师父还说了其他话么?”

二师兄沉思了一会儿,收敛了那些玩世不恭的神色,道:“师父情况好像不太好……”

大师姐黛眉微蹙。

她轻轻颔首,继续向前走去。

小师弟十多年未能寻到,终究是给原本计划里,难以弥补的一环。

这是他们多年的心病。她隐约觉得,师父这次出关,便与此有关。

大师姐走入了观中。

她依旧不明白二师弟的那句话。

师父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情况不好呢?

她平静地走入观中的最深处。

道观幽静。

最深处的大殿里,列着数百位上古之神的像,神像手中皆捧烛火,烛光照亮了它们漆画而成的狰狞面容。

大殿中央的那座神像,则是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身影直接抵达藻井之顶,神像更似天柱,落着金辉,缠着蛟龙。那些蛟龙皆是真正的龙骨雕琢而成,它们有的形如四脚蛇,有的如生有一束蝙蝠般的翅膀,它们的骨头皆精劲繁密。

这座中央神像的手中,同样捧着一盏烛火,只是这烛火所燃并非鲸油,而是一片如火的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