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2页)

这时候可没有假奶粉这一说,也根本没有假奶粉。

“不嫌弃,不嫌弃。”不待钱向东说完,张玲就迫不及待打断着,然后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般噼里啪啦落下来。

“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才好,赵护士。”张玲抽噎道:“你不知道我这几日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我只有吃点好的才有奶水,可是家里也供不起我这么吃下去啊,我婆婆也不愿意,骂我就是馋的。我的孩子生下来本来就小,当初走的时候你们就嘱咐我要好好伺候,不然怕是不好活。结果我竟然不争气,就是迟迟没有奶。我以为,以为我和这孩子的母子缘分就到这里了,没想到你,你竟然上门了。”

“你要是不来,我这孩子怕是就要养不活了。”张玲擦着眼泪,两只眼睛哭得红红的。

赵护士知她的难处,抱着她安慰道:“不要胡说,孩子肯定能养活。说来说去,都是你自己的福报和孩子命好,你看这不就有人上赶着来送奶粉了吗。这孩子长大一定能出息人,说不定是文曲星下凡。不然这会儿谁家孩子有他这福气,需要奶粉就巴巴有人给送上门。别人家的孩子想吃都买不到,求爷爷告奶奶的,要不咋说咱家孩子不一般呢……”

赵护士到底是做过护士的人,接触的人多,一张嘴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几句话就正戳在张玲心头,做家长的哪个不盼着自己的孩子不一般,状元文曲星在世,当下就破涕为笑,心里头那团乌云都散开了。

张玲这时候才注意到自己失态了,对钱向东不好意思的笑笑,“真抱歉,是我失态了,还有谢谢你的奶粉,救了我的孩子。”

“没事。”钱向东能理解张玲,孩子都弱成这样了,自己又没奶水,哪个做母亲的能不着急。

再者产妇本身情绪就不稳定,容易产后抑郁。在这个年代可没有心理医生,更没谁会在乎产妇的心理情况,若是产妇稍微作一点,那都会骂是她矫情的。

就像张玲吃好的才会下奶明明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放在后世不用多说,家家户户都会换着花样给产妇滋补,就怕产妇吃腻,结果这会儿张玲还要被婆婆骂馋的。

做母亲不易,在这个年代做母亲更不易。

“奶粉多少钱一罐?”张玲问道。

钱向东既然知道张玲的情况也就没多要,和供销社一个价格,“十八块钱一罐,我这里一共有三罐,你都要吗?”

张玲狠了狠心,一咬牙道:“都要。”

不都买下的话,她怕再也买不到了。想来孩子吃了三罐奶粉后,身体也能养回来一些,到时候再喂些米汤之类的就可以养活了。

三罐奶粉一共五十四元,不算多,张玲自己手里一时间没这么多钱,就抱着孩子回娘家借了一半。娘家妈一听就立刻拿钱给张玲,还把钱向东手里的两斤红糖一起买下,女儿刚生完孩子亏气亏血,这时候就需要多喝红糖水补补气血。

娘家妈跟着偷偷摸了两把眼泪,一个劲念叨'孩子好福气,遇到贵人了,这下可一定能养活了。'

钱向东收好钱就走了,倒是赵护士和张玲又说了一会儿话,经此一事,张玲把赵护士当成自己孩子的贵人,两人倒是意外成为好朋友,走动起来。

等赵护士和张玲分开后,想起钱向东却猛然发现,这个钱向东跟着走了一路,竟然从没摘下过□□镜,而自己到现在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更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唯一知道的就是他讲述的那个似真似假的故事。

此时赵护士才有点反应过来,钱向东身份似乎不对劲。可不管对不对,那都是救了一条人命,赵护士全当自己不知道。

一早上,钱向东一共卖出七十九块八角六分,兜里还有一些票。本来奶粉他也是想要票换的,见张玲可怜,他又不是非要不可也就算了,加上上次卖米面赚来的,还是不到一百块。

这点资产不多,在这个年代也不多,一块手表,一个自行车都买不起,看来他还得努力。

看了看日头,书店肯定早就开门了,钱向东换回自己的衣裳骑着自行车去书店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