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5页)

李兴和想了想,“远哥,要不我去会会这小子,看他是个什么门路?”

邵远点头,“可以。别难为人,免得真是个硬茬子,闹起来,咱们都折进去。”

李兴和点头,“远哥你放心,我有分寸。”

钱向东刚站了没一会儿,就有人奔他过来。

那人同样捂得严实,看不清长相,刻意压低声音问:“卖的什么?”

钱向东将两个手往前送了送,送到男人眼皮子底下,同样压着声音小声回道:“精米,精白面。”

那男人低头向钱向东手里看去,撵了些米,又看了看面,而后又问:“怎么卖?”

钱向东有前任的记忆,知道米面的价格,黑市的也略有耳闻,便道:“精白面和精大米都是二角八分,一斤粮食要一斤的票。工业票肥皂票什么都行,具体怎么换再商量。要是没票,一斤就三角二。”

那男人道:“贵了。”

“我这可是特等的面粉和精米。”普通市价特等的面粉和精米怎么也要二角二分,这里是黑市,加六分可不算狠。

那人捏着米面的手有点舍不得了,讨价道:“便宜点,我买十斤。”

十斤绝对是笔大买卖了,可钱向东不为所动,七十年代后期,精大米精白面有价无市,有多少人手里捏着钱买不到。一些职工家庭,家里钱有,可粮食白面却是按人头分的,稍微人口多些就不够吃。精白面精米更是买不到,所以钱向东压根就不怕卖不出去,他有恃无恐。

“一口价不二价。”钱向东捏着自己的米面道:“不是我吹牛皮,你满黑市转转,看看还能不能找出第二家我这精细的大米白面,要是能找出来比我这好的,我这些都白送给你。”

这倒不是吹,这都是超市里的精品,七十年代那时候真种不出来这样品质的东西。不过七十年代的粮食是看着不若后世的精细,但化肥也少。

钱向东最后道:“兄弟,一分钱一分货,我弄这东西可废了不少门路,你总不能让我白忙吧。”

那人也是真少见质量这么好的,一咬牙道:“行,一样给我来十斤。”这么好的大米白面当真可遇可不求。

那人又问:“你明天还来吗?”

七十年代的这种行为叫做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被抓住了可是要游街□□,没收全部财产的。

钱向东肯定不能让人摸到他的规律,戒备道:“不好说,好东西难弄,我也不敢保证下次能不能搞到,还能否有这个质量了。”

钱向东要给人称东西的时候才发现称没有,他超市里倒是有称,但都是电子的,可没这么古老的玩意,顿时傻了。

那人催促道:“你干什么呢,怎么还不给我称?”

钱向东尴尬地看着他,“那个,我忘记带称了。”

那人低声骂了句,而后道:“你等着。”说完匆匆走了。

原来这人是李兴和,他返回到自己的摊位低头一阵摸索,拿出称和一个铁皮大电筒。

邵远问:“你拿这东西干嘛?”

李兴和道:“艹,那个新人来卖东西既然不带称和电筒,卖个毛啊,还说不是大少爷来玩票。”李兴和走进了自然看见了钱向东的穿着,就因为太破烂了,反而让人以为他是故意的。能投机倒把弄到急缺物资的,哪个手里没点门路,怎么也不可能穿得那么穷酸。

邵远惊讶了,“那人什么来头,你竟然上赶着把自己的称和电筒拿给他?”

李兴和道:“来头还没摸清,但肯定门路很大,你不知道他带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咱们这黑市也不是能常见到的。”说着将手伸开,给邵远看手里捏着的几粒大米和沾在手上的一点面粉。

“这可真是好东西啊。这也不是秋收的时候,反而正是春种,这小子从哪里搞来的这种好东西?”

李兴和摇头。

邵远略一思索,“不管他什么来头,告诉咱们的人以后小心点好,别看人家生意好,就抱团欺负人,要是真给折进去,别说到时候我也保不了他们。”

李兴和道:“你放心,话我一定带到,就这品质的粮食咱们都弄不到,我想咱们手里这帮人应该有这点眼色。对了,远哥,这么好的东西,买点回去不?”

邵远看了看摊子道:“买,我看摊子,你给我一样带回来十斤。”说着摸出了钱和票递给李兴和,“他说下次什么时候来吗?”

“那小子倒是谨慎,不肯说。”

“那就不问,你快点过去买吧,省着一会儿人多了。”

“行。”李兴和返回钱向东摊子钱,“每样给我来二十斤,十斤一份,我这是两人的。”

钱向东接过来一看,票子都是面和粮的,有点失望。他不大需要这两种票子,他超市里有的是米面,想吃随便拿,这票子他自己基本上没啥用,以后可以送人情。他想要工业票,最好还能得到侨汇卷,可以买点这个时代的电器。超市里虽然电器多,但都太前卫,不能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