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3/5页)

距离春节还有两周,他原本安排一周去听音乐剧,一周去郊外摘草莓。

很少有人知道傅宣燎嗜甜,糕点水果更是偏爱,所以时濛特地从江雪给他的约会地点中把这处草莓园挑了出来,列入计划。

他已经通过电话和草莓园的主人把场地订好,傅宣燎不喜吵闹,他便选择包场,到时候只有他和傅宣燎两个人。

连到时候要穿什么他都想好了,还是那件白色羽绒服,上次从度假村回来的第二天就送去干洗,算算日子已经可以去取了。他知道傅宣燎喜欢看他穿这件,因为傅宣燎问了这衣服哪儿来的,还夸过好看。

时濛在屋里来回踱步,一会儿翻翻这里,一会儿看看手机,到底把心头的躁动给抚平了。

你看,我多了解傅宣燎,世界上还有其他人比我更懂他吗?

没有了,只有我。

意在证明的自问自答后,时濛呼出一口气,躁动的心也稍稍平定。

接下来的五天,时濛就这样反复地自我催眠,安慰自己傅宣燎周六一定会来。

刚起草的画在焦灼的心境下被画得线条潦草、色彩复杂,有如印象派的变换模糊,艺术价值未知,江雪看了时濛发来的照片却连连叫好。

“是你以前没有尝试过的新画法啊。”视频里的江雪难掩激动,“我觉得这幅画会翻开你艺术道路上的新篇章,等着,我去联系一个大展会,让这幅画受到万众瞩目,以大价钱风风光光地拍出去。”

听了她的畅想,时濛却提不起劲:“我觉得不好。”他将这幅充满惊惧和忧伤的画从画架上摘了下来,当着江雪的面撕成两半,“不好,重新画。”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他撕画,江雪还是被他这毫不犹豫的架势弄得心脏停跳半拍。

“宝贝,你就这样把姐走上巅峰的梦撕碎了。”她拍着胸口叹息,转脸又摆出凶相,“下一幅必须比这个好,给姐把梦拼凑回来,听到没?”

时濛没说好也没说不好,把手机放到空荡荡的画架上,拿起一旁的书翻开。

是本关于人像光影处理的书,已经被翻出卷页。江雪见了问:“还在看?想好画谁了吗?”

时濛张开嘴想说什么,名字到唇边却奇怪地没能发出声音。

最终他只摇了摇头,不知是没想好,还是没把握,总之暂时画不成了。

他和傅宣燎的事,江雪从高乐成那边听说了一些,没敢多问。

怕他钻牛角尖,江雪尽量把话题往轻松里带,比如“要不姐帮你找几个人给那姓傅的套麻袋揍一顿吧”,或者“不如让你爸给那合同加一条关于违约赔款的赔死他。”

时濛却笑不出来,他既不想傅宣燎受伤,又不需要那么多钱。

他只想傅宣燎能跟从前一样,每逢周六就和他见面,哪怕两个人就在家待着,什么都不做。

很久以前江雪就知道时濛有多固执,不管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不可能把他劝动,她能做的也只有关心和陪伴。

“明天他要是……”

“没来”两个字江雪没说出口,她换了轻快的语气:“你就给姐打电话,想去哪儿姐陪你,就算你要爬珠穆朗玛峰,姐都跟你去。”

时濛点了下头,慢吞吞地说:“不爬,太冷了。”

而且那里没有傅宣燎。

没有傅宣燎的地方,就更冷了。

(下)

视频挂断之前,江雪忍不住多两句嘴:“那什么,以后就算画得不满意也别撕啊,姐的新房在装修了,正缺几幅挂画。存在即合理嘛,你觉得不好的作品,总能在其他地方发挥作用。”

时濛应下了。

当时没觉得哪里特别,孰料第二天,这句话竟成了时濛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援绳,在他坚守多年的信念濒临崩塌的时刻,给他提供了一个扭转局势的方法。

年前的倒数第二个周六,时濛早早起床,将阁楼的窗帘拉开,窗户大敞,每画一笔就向窗外看一眼,手机也放在身旁最近的地方。

他在九点整给编号为001的号码发了条信息,问傅宣燎今天什么时候来,对面一直没回复。

想着可能周末加班在忙,时濛等到下午三点,又发了一条,问他晚上想吃点什么。

今天阿姨买了鱼,时濛特地去厨房提醒她不要放辣。

“鱼不放辣也可以做得很好吃。” 阿姨虽然答应了,神情却有些犹疑,“可是今天傅少爷会来吗?”

“会的。”时濛说,“他没说不来。”

时濛的世界构成很简单,非黑即白,凡许诺必践约,傅宣燎没说不来,那就是会来。

他们之间还有五年零七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傅宣燎没说讨厌,那就总有一天会变成喜欢。

编造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时濛定下心来,没有继续发短信,而是站在阁楼的窗边接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