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又一次相亲失败

正菜吃完,一道蒸鸭肝端了上来,盛放的大瓷盘白底青花,盘之上罩着个擦得雪亮的银盖子,在桌上放定,银盖子一掀,每片儿鸭肝都是对切好矗立而放,排列地那叫一个整齐漂亮,如同一匣子鸡血寿山石的印章。

这道菜最大的好处就是毫无鸭腥气,蒸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老也不过嫩,食材也选得精,不会有影响口感的沙肝混在里面。酒糟蒸后汤不浑浊且味道浓郁、色泽鲜美。

若说这是道冷清的配菜,那么丫鬟下一道端上来的清汤鸭肉面,热腾腾香喷喷,鸭肉酥而不糜、丰腴爽口,显然最后收尾两道菜都是以鸭子为主要食材。

这些鸭子是从鹿城地头的养鸭人那里购来,鹿城是江南的米仓之一,平时这些养鸭人都用豆皮米糠之类有营养的饲料,到了七八月稻子割完就会将鸭蛋放养在还没翻地的水稻田里头,鸭子们可以在这里饱餐一顿田地里没有拾捡的稻粒,这种放养方式育肥的鸭子自然健硕精壮肉质好。

不过美食当前,请客一方和作客一方都没心思去好好品尝。

曹夫人不停张罗栾夫人和李曼多吃,俩人身后的丫鬟也殷勤布菜,不过栾夫人面儿上却有些不自然,人家曹家为了这次见面算是诚意十足了,可是自家这个外甥女真是眼高于顶,看她那样儿估计又是不乐意,没看上人家的儿子,从上次的吴典史儿子到今儿曹家,已经相了三四个。

这几个别的不说,家底不行的,谁会去栾夫人那里讨个没趣儿?可小曼不是嫌人家长得不好,就是嫌人家嘴笨不会说话,倒是有个生的不错的,栾夫人细一打听,男女之事上有些不太妥帖,虽说没成亲呢,可屋里头已经收了两个丫鬟了,还没进门就有开了脸的两个姨娘了,自然是不行的。

曹家是县里最大的米粮商户,不是一般的商人可比,家底殷实之程度在县里绝对数得上的。仅仅从家底和门第来说,李曼家那是远够不着的,只是民以食为天,这种大粮商必须要同管家打好关系。

一般来讲,老老实实卖粮食能赚几个钱?!真正来大钱的路子不外以下几类。

囤积居奇以牟取暴利。官府向民间购买物品之时,都实行“时估”的制度,每一旬都由官府召集了当地行会的商人一同评议决定收购价格,而粮草的收购也是如此。官府籴场定价低,大部分卖粮食的当然不乐意出售,此时一些粮商就在外面加价截留,收粮囤积,而等官府无法完成朝廷下达的收购任务、无法向上面交差时,必定会加价收购,已经囤了不少粮食的粮商正好趁机抛出坐收暴利。而这种手段也会粮商也会用来收购常平仓米。

特别是每年收成之初,农人们要钱急粜,粮商便会故意小估价例阻碍官中收购,以便自己暗中囤积,直至过时,屯米商仓廪盈满,抬价中籴入官,如此一来,辛苦一年的庄稼人仅得贱价,而官中须得购以高价,之间的厚利皆入了粮商口袋。

实际上,籴场官吏要查清当地的市价真的困难吗?非也,投足之劳尔。之所以他们会如此不察、只信行人,无非是官商串通一气的结果。

上面这种不过是低入高出,那掺杂使假就更为恶劣一些。

粮商会将米粟两色入糠及秕谷,用温水拌和,以次充好,往往官府高价收购之后,不过一两年时间,就会有陈次黑弱的现象,这种事情之所以屡见不鲜、屡禁不止,最大的原因就是籴场官吏自己就是奸商,和粮商沆瀣一气,或公开或隐蔽地大搞投机从中牟取暴利。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官中的军需粮食又是会委托给民间的粮商,预贷粮款,由他们代理收购。取贵价于官,而以贱价籴之于民……等等手段不一而足,其中得利最丰厚的必定是那些官吏和与之勾结的大粮商,普通粮商获利微薄。

上面这些比起县级往下的粮商来说,真可谓小巫见大巫,攫取暴利,哄抬物价,并趁粮食奇缺之际把又湿又碎的劣米高价抛售。尤其是在水旱灾荒的年份,这种投机行为更是到达了顶峰,哪怕上头责令开仓卖粮,但一层层传达下来,天高皇帝远,就是暂停粜卖等待时机,当粮价一涨再涨时,将又湿又碎的劣米高价抛售,“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真真儿是常态。

不管哪种法子哪种途径,不同官府老爷们打好关系都是行不通的,曹家只恨栾县丞家里只得两个儿子,一个早已娶妻生子去了省城,另一个,萝卜头大,不然这亲事的主意也不会动到李曼的头上,李曼这是绝对的高攀。

话说回来,这三四门,哪一宗不是高攀?只能说李曼命好,摊了个这么好的姨妈和姨父。只不过这个曹家的儿子相貌平平,而且因为商人家庭的缘故,很是圆滑,说话之间滴水不漏,又难免阿谀奉承之色,李曼是真心瞧不上,总觉得油腻市侩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