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冬至吃饺子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一阳生,这一天吃饺子,那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习俗。

一大早杜芊芊和季桂月就开始忙了。做饺子第一要紧就是面皮儿要好,如果碱放的多了,煮出来滑溜溜、韧性不足。和面是门学问,要保证软硬合度,而且醒面时间要拿捏好,醒好盖上一块干净的湿布以防面剂子干裂。

擀面皮儿就是个熟能生巧的活,中心稍厚、四周边缘稍薄。而饺子馅儿完全看各家各户的口味以及囊中羞涩与否。大多数人家在这一天都会舍几个钱称些连肥带瘦的五花肉回来,包些带猪肉馅儿的饺子犒劳犒劳一大家子,实在困顿的,起码也打上几颗鸡蛋,也算是个半荤了。

杜家现在别说杜芊芊,就是杜大山和季桂月夫妻俩的积蓄也有十五两之多了。直白点估算,若节省着点过,二两银子就够一个四五口的普通农户过活一年的了,加上杜芊芊的四十几两,也就是说杜家现在能拿出六十多两的存银,别说吉安村了,就是在县城里也算得上不错的人家了。

实在从没有手头这样宽裕过,一家人又和和美美,季桂月都觉着蜜里泡着的日子也不过如此了,二来这几个月也着实辛苦,特别是杜大山和杜芊芊。为此,这个冬至格外过得讲究,

不仅给安安和杜芊芊买了新鞋,还买了九九消寒图,若是用不那么浪漫的说法,那九九消寒图就是个挤在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本”,共九九八十一个单位,从东至这天算起,每九天作为一个单元,连着数九个九天,到这八十一天结束,一冬就过去了。

画上一枝株雅花洁的素梅,接着用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多花。每天用红笔或者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杜芊芊特地在条桌上摆了一个侈口细颈的白色觚形瓷瓶,里面供着两枝绿萼梅,也就是村里人称呼的绿梅,萼绿花白而小枝青绿,香味悠远清冷。将九九消寒图挂在绿梅一旁,立刻就变得有些许情趣。

今儿光是饺子馅儿杜芊芊就备了三种,猪肉饺子、虾仁三鲜和羊肉大葱,每种都特别用心,猪肉馅儿里加了爽脆的莲藕,蘸料是一碟酱油、醋、香油还有多多的油泼辣椒;虾线去净,笋干和木耳提前泡发一天,馅料加入蛋清更爽滑,鲜嫩多汁,配上香醋、以及泡了草果和八角的辣椒油;煮沸凉透后的井水泡上半碗花椒水,在和羊肉馅儿的时候加进去提味又去膻,这个蘸料最讲究,蒜泥和韭菜花酱搅匀后泼上热油,一口一个香得不得了。

用季桂月的话来说,这三样饺子她都没怎么吃过,更别提做了,怕糟蹋了猪肉、羊肉这些好东西,饺子馅儿都是杜芊芊负责,而擀饺子皮儿杜芊芊就没季桂月在行了,季桂月有个绝活儿,一揉,一回手,一下压,两个小剂子一起擀,擀出来的饺子皮儿都一样大小。

姑嫂俩配合地极好,一个擀皮儿一个包,薄皮大馅儿的白胖饺子一个挨着一个整齐地出现在干净的“锅拍儿”上,“锅拍儿”就是用高粱穗下边的杆儿做来晾晒粮食、干果或摆放食品用的,通常都是圆形。当然了,拜访完东西,还可以当做缸盖或者盆盖来使用,这时候名字就成了“盖帘儿”。

杜大山抱着安安在一旁肚子都看馋了,同自己媳妇和小妹打着商量:“你看今儿过节,家家户户热闹包饺子团聚,那位苏先生就一人在学堂那里怪孤得慌,不然咱们将他请来一起吃顿饺子怎么样?”

这几天杜大山也送过两三次东西去,只一次见到苏岳生了火做饭,还是最简单的白粥,配了些腌菜,看上去就灶冷碗凉的。

季桂月和杜芊芊当然同意了,那位苏先生给人印象很好,没有读书人清高的虚架子,上次还抱着安安玩了一会儿。

杜大山到的时候再一次感受到果然是读书人,再如何平易近人那也是同自己这些庄稼汉不一样。苏岳正在“写九”,与杜芊芊买来的“画九”不同,“画九”是用毛笔蘸了颜色每过一日染上一瓣花瓣,每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则春深。

“写九”是选九个笔画数为九的字,每一划代表一天,每个字代表一个“九”,用双钩空心的字体画到纸上。苏岳那张“九九图”旁还用颜体楷书写着“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杜大山说明来意,苏岳略思索了下,就答应了下来。刚刚村长也过来请他,苏岳想着又要应酬便推辞了,可是杜大山家一来做的东西的确好吃,二来也氛围轻松。

正收拾着要去,第三位邀请者来了,不是别人,正是裴华。

裴华见杜大山也在这儿有点惊讶:“大山哥,你也来邀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