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陈琅 画像在东宫(第3/4页)

有人传闻是因为大皇子结党营私,谋权篡位。

陛下亲自下令,宫中不可提前太子的名字,不可说前太子的话题,有关于传闻,名字,哪怕是半个字都不能提,违反者斩立决。

陛下如此狠心,却没牵连其前太子的生母当今的皇后娘娘。

同年,晋封二皇子陈琢为太子,迎陆家嫡出大小姐为太子妃。皇后娘娘才能重新享受天下最大的殊荣,太子依旧是她们陆家的血脉。

“大……大哥……”

许久没有说出这两个字,忽然说出口有着前所未有的陌生感。

恒亲王坐了下来,一张脸上眼神之中都是惊涛骇浪:“当年,大哥拿洛太妃的画像是做什么?”

——

马车一路行驶到皇城,快到东宫的时候却是看见了前来候着的秦嬷嬷。

秦嬷嬷站在宫门口,双手放在胸腹面前,面上带着得体的笑意。

“太子殿下,娘娘邀您过去一趟。”

淑贵妃如今久不出宫,低调了不少。太子有段时日没来正阳宫请安了,只觉得这儿的花草都变得鲜活了。

皇后一早就知他要来,早早地就在佛堂等着。

屋子里泛着一股檀香,太子低头喝着茶,只觉得鼻子里那股檀香味越发浓郁了些。

“太子来了?”

皇后在佛堂念着经,听见声响走了过来,她未施粉黛,穿着一件素衣,整个人却还是显出皇后的尊贵与威严的气势来。

“母后。”

太子起身行礼,一只手却始终藏在了袖子里。皇后上下打量了一会儿才让人坐下。

“你许久没来母后的宫中了。”太子前段时日在忙科举之事,如今殿选结束,一切倒是尘埃落定。

“多谢母后宽容。”

皇后摸着手腕中的佛珠,来回数了一圈才道:“如今的新科状元郎倒是你宫中那位姜承徽的兄长。”

东宫中的一切都瞒不过皇后的眼睛,何况,这事闹的这样大。皇后如今才问,显然也是因为状元郎的事。

“是。”

太子点了点头:“姜承徽是永昌侯府的庶女。”

“新科状元,正是在陛下面前得宠的时候。”手中的佛珠放下,皇后低头喝了杯茶,这才淡淡道:“ 姜承徽纵使犯了再大的错,惩罚一下也就过去了。”

她今日过来,是来给姜承徽说情的。

太子需要朝中大臣的扶持,姜家的势力威胁不到陆家,何况,如今还有这么一位得利的哥哥。

太子眉心皱了皱,面上似是带着不悦:“姜承徽霍乱宫中,诬陷她人,这样的人儿臣实在是不能留。”

“本宫听说了。”

皇后像是早就知晓他会说什么,眉眼溢出一丝笑意来:“听说你十分喜爱那位从宫外带回来的女子。”

那一瞬间,太子的眉心整个狠狠地拧紧,飞速地闪过一丝寒意。只片刻之后,却是又恢复了平静,让人抓不住半分的异样来。

“母后说笑了,儿臣不过是多去过几次罢了。”月白色的华服垂在金檀木的还圆桌上,他执着茶盏,眉眼透着两分笑。

“哪里称得上什么喜爱不喜爱。”

“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皇后低着头喝茶,倒像是没察觉:“生的好些,伺候的自然也好些,你多去几次也是应当的。”

她并未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只拐了个话题,又道:“只不过那位状元郎本宫倒是十分喜欢,想来状元郎生得这番俊朗,他那妹妹自然也不会差。”

喝了口茶,眉眼垂下来淡淡道:“这段时日就让你宫中的姜承徽常来陪本宫说说话。”

“是,姜承徽能有母后指导,是她的福气。”起身之时,太子面上的神色已经沉了下来,他行礼就要告退:

“天色不晚了,那儿臣就不陪母后用晚膳了。”

修长的身影才走两步,身后,皇后看着他那背影又开口:

“都七年了,你与静好该要一个孩子了。”陆家不是白扶持的,皇长子必定是要出现在陆家的血脉之中。

那修长的身形顿了顿,太子抬脚继续往前走去:“儿臣知道。”看着那一闪而过,半点都不停留的背影,皇后的手渐渐地一点一点地收紧。

每回都是这句话糊弄她!

出了正阳宫的门,太子面上的神色也跟沉了下来。天色已经晚了,深秋的天雨还在下着,没了晌午那番的激烈,淅淅沥沥的雨声泛着几分朦胧。

他坐在轿撵上,抬手敲了敲扶手:“今日有谁来了正阳宫?”王全站在门口,头皮瞬间就是一紧:“这……这殿下……”

这满皇宫除了太子妃,谁还有这个本事在正阳宫来去自如啊。

他腆着脸,不说话,轿撵上,太子的神色却是越来越紧。

“那……殿下……”王全可是知晓,这殿下的眼中可是容不下这些东西的:“姜承徽那儿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