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卫家叛国

“那边好了吗?”

“好了好了, 来来来,一二……一二……一二……”

宁暨府刚修建好的夯土路上,一群人推着巨石往前走, 一边走一边高声呐喊打气。

干活的人除了从神灵市来的百姓之外,还有不少本身就住在宁暨府的百姓,听说有活干,他们也匆忙过来报名,好在这时候整个宁暨府进行建设需要很多的壮劳力, 这些人只要来报名,几乎可以立即开始干活。

宁暨府本身发展具有一定的商业体系,卖菜的、种地的、卖一些日常产品的, 如果单纯从商业发展的角度看,宁暨府中百姓与百姓之间的交易频次要比神灵市还要多。

这时候从整个天下的发展情况看,整体是在农业发展阶段的,但并不代表商业发展就处于完全断层的层次, 一些小商小贩还是会走街串巷销售货物, 买卖货物的店铺种类也比较繁多。

相对来说,神灵市因为是彻底打乱重建,又有各个区域的交易市场作为主要的购物渠道,且神灵市的绝大多数房屋都主要归田唐所有,百姓想要在那样的基础上再把商业模式发展起来也并不容易。

田唐进入宁暨府之后, 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去发展工业,而是先召集了百姓进行修路。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宁暨府的道路比较基础, 又跟神灵市没有完全连通, 神灵市的货物想要运过来也比较麻烦, 所以连接两地的这条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修建。

夯土路本身是十分基础的道路,有了田唐先铺设的夯土路作为引导,之后再拓展就会方便很多,而且修路的工人们想要也更容易分配。

不过短短5天时间,从神灵市到宁暨府就已经出现了一条宽度在3米左右的夯土路,以及一条长木轨路,训练有素的马车拖拽着重物从木轨路一路快速将货物运输道宁暨府,回去的时候从夯土路上走,速度也能比较快。

就这样,来自神灵市的一些货物,包括食物和一些生活用品等,大量被运输到宁暨府。

最初用于购物的货币,田唐不仅仅只收硬币和金银,也会收一些铜钱,但与此同时,她也特意让人在各地的衙门公示栏中贴告示,铜钱的使用期限并不是永久,或许那一天百姓手里的铜钱就会失去充当货币的作用,所以如果是现在手里有铜钱的百姓,最好是尽快将铜钱用掉。

跟金银相比,铜钱更具时代特色,本身在朝代更替中会有一定的时效性,田唐接收宁暨府,本来也可以直接抹除铜钱的货币作用,不过百姓想要攒钱本就不容易,就这样抹掉铜钱的作用,相当于从他们手里抢钱。

公告发出后不久,本身在宁暨府的一些商铺就不再收取铜钱作为交易货币,唯独从神灵市拖来的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销量陡增。

蔬菜瓜果等保存时间比较短,销量相对差一些,米面油这些可以作为主食,保存时间也比较长,销量要更高一些,再往后像是棉布、成衣、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因为保存时间更久,销量要比前面的食物更好。

也因此,这段时间从神灵市运过来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些日用品。

也是在这时候,宁暨府的百姓才发现这些从神灵市运过来的东西价格比他们想象中要低不少,甚至有些人家在花光了铜钱购物之后,还掏出压箱子的金银,去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在宁暨府百姓购物欲暴涨的时候,整个宁暨府内到处充斥着有关货物价格的对话,越到后面,田唐收到的货款中,金银的比例就越高。

从她到宁暨府大概十五天左右,她账户里的余额就多了数千两,这还要撇除运输和人工的费用,但同时这些货物本身最基础的成本价在她这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批货物确实给她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到了这个时候,田唐才开始在宁暨府里修建工厂和学校。

纺织厂、制衣厂和染布厂这些是最基础的日常生活用品相关的工厂,她特意放在第一批进行建设,学校是基础,之后工厂的招工,所有工人都需要从学校里出来,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的包括肥皂、盐、油、纸张和印刷等,宁暨府对这些物质的需求可以先从神灵市运输过来,以得到满足,之后再慢慢建设铺开,到时候这些工厂的招工也可以作为激励宁暨府百姓学习的动力。

布料相关的工厂和学校是用图纸进行的建设,田唐在安全区地图上刚刚确认建设,就引起了宁暨府百姓的注意。

“这这这……这是什么?”

“你们快过来看,那个房子在自己动。”

“我们是不是都在做梦?怎么我的眼睛都花了呢?”

正巧这时候有一队卫队的队员走过,他们刚路过,就被震惊的百姓喊住。

“大人,这是不是要去禀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