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逆臣(第3/5页)

“身体刚好,还跪着做什么,起来罢,”虞帝推乱棋盘:“先不急着卜卦,陪朕下一局。”

一旁有人搬来椅子放在软榻边,他眯眼看了一会儿,才确定那宫人不是于德喜,竟忍不住又叹一口气。

曲沉舟灵巧的手收拾着棋盘,小心问:“皇上可是有什么心事?”

“心事?”虞帝见他懂事地不提那场无妄之灾,呵呵一笑:“你小小年纪,哪知道什么心事。”

曲沉舟果然不再问,一枚棋子轻声落在棋盘上,倒的确勾起他许多感慨和伤感。

从前于德喜还在时,还没觉得自己这般苍老,可于德喜不在了,他才看到身边的许多人事已变迁,宫中似乎比他记忆里冷清许多。

由不得他不感慨。

“还是年轻好啊。”

“皇上何出此言?”曲沉舟在指间摩挲着黑棋,耐心等待对面落子。

“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虞帝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年纪大了,居然会忍不住想念叨些往事,而且不光无法一心二用地下棋,甚至回忆起从前那些事,也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

他十八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太子名分无可动摇,至尊之位唾手可得,其实他也想耐心地多等几年,可走到这一步实在是太艰难了,他不想熬做白头太子,只能动手。

可他没想到,在那个位置上坐下时,并不是烦恼的终结,反倒是忧虑的开始。

那么多怀疑的目光,那么多不服管教,他要去做的事还多着呢。

而那一边,在他还没有喘过一口气来时,儿子们开始渐渐褪去青涩,个个都像极了从前的他。

儿子们跪拜的,也不知道是他这个父亲,还是身下的这个位置。

如今他回头去看这走来的一路,竟分不清是苦多还是甜多。

不过虽然说来这样,可他不得不承认,将所有人掌控于手中的感觉让人上瘾,终于不用再像小时候那样,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活。

见他始终捻着棋子沉吟,曲沉舟招手唤宫人轻步上前,瞟了一眼窗边的滴漏,亲自端了茶盘过来,才令伺候的人都退去外面。

虞帝斜眼看了,许是感慨良多,心事许多,也没说什么。

曲沉舟为两人斟了茶,双手奉去,轻声问道:“皇上是想起于公公了吗?”

虞帝怔了一下,知道他住在宫中这几天,也必然听说过这个事,面色沉了沉。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自今天曲沉舟进门起,他们之间相处的气氛似乎就有些不同于常——曲沉舟身上的谦卑姿态少了许多,以至于有种莫名的压迫感。

“他死有余辜。”虞帝冷哼一声,这一子终于落下:“你听到什么说法?”

“连于公公那样的人都会死,哪里还有人敢有什么说法,”曲沉舟笑答,几乎不假思索地落子:“臣只是觉得,于公公恐怕一直到死,都不知道皇上究竟为了什么杀他。”

虞帝眸中神色一凝:“你读了谁的卦言?知道了什么?!”

对于他的疾声厉色,曲沉舟只莞尔一笑。

“皇上,臣只能得知未来事,于公公已死,臣又能从哪里读到什么卦言呢。臣不过是随口说说,于公公死,自然是做了让皇上不高兴的事,就像之前的人一样。”

虞帝听他话里有话,皱眉问道:“怎么说?之前的什么人?”

两人说着话,手中的棋倒是落得比之前要快,一声声脆响敲在棋盘上,仿佛有人在用力擂鼓似的。

“我是说齐王爷。”

曲沉舟微微低着头,目光只注视着棋盘,仿佛对面只是个聊家常的人。

“齐王爷掌兵数年,若是个心思活络的,随便派人在边关挑起些战事,把白家大军支出去,京里京外哪还有比齐王爷更说得上话的呢?”

“偏偏他是个死脑筋,只盼着皇上多看他一眼,结果堂堂王爷落得客死他乡。”

“宁王爷就更乖了。别人都将您当皇上,独独他一个人将您当爹,甚至还常常跟人说起他小时候,您把他举着坐在肩上的事。”

“只可惜啊……他从不知道皇上的心思。”

“曲沉舟!”虞帝手中的白子啪地落下,呵斥声起:“你好大的胆子,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皇上,忠言逆耳,”曲沉舟声音温和,仿佛看着闹脾气的小孩子:“能否听微臣说完?”

哪怕再怎么不敢相信,虞帝也察觉到,面前的这个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你是……曲沉舟?”

“如假包换,”曲沉舟微微颔首,纤长的手指将棋盘上的几粒白棋捡起来,丢在一旁的棋篓里:“皇上大意了。”

虞帝这才想起来去看那棋盘,果然是大意了,一时忙乱之下落错了位置。

他冷眼看着曲沉舟为他收拢棋子,沉声问道:“你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