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国产的意义、标准之争的本质(上)(第2/3页)

“只是在消费端,好的国货的确值得支持,但也不意味着消费者就活该被营销陷阱所坑害,也不代表消费者就不能抛弃垃圾产品;

而且,在我看来,不管哪个行业,能称之为优秀的国货一定要具有在国际大市场同一水平线上的竞争、拼杀的能力。”

说完,方年正视几位大佬的目光,并不退缩。

片刻后,苗为率先打破了安静,笑呵呵地说:“方总这话说得还是很客气嘛。”

“我也有所耳闻,有些企业的确惯于国外低价国内高价,这并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形式。”

苗为说完后,另一个部长接过话头,望向方年,坦言:“方总,抛开消费端市场不谈,联想的企业端业务有你们前沿的责任吧?”

闻言,方年轻轻一笑:“其实我甚至认为企业端乃至部分核心单位也不是非要完全禁止海外品牌入内,只要核心是我们自主可控即可。”

“至于单说联想的话,我认为有个问题很奇怪,一家本土长期近乎于垄断、享受无数优待的企业,连半点可控核心技术也无?

我要是没记错,nwK内核开源至今已经超过两年了,不算国防科大的商用文麒麟系统,都还有数个小有名气的其它自主可控国产系统。”

“前沿并未禁止基于nwK内核开源商用,而且也没接到过有关单位的闭源商用申请。”

方年轻描淡写的话,让会议室再次陷入安静。

是。

‘老大哥’是把状都告破天了。

言辞或有犀利、尖锐。

以至于苗为都特地提前跟方年通气,甚至还顺便搬上了这个会议室。

但是,方年说的话语气虽然轻飘飘的,却直指核心问题。

而且很现实。

也的确该问个为什么。

一家多年来都是个人电脑领域全球前二,甚至偶尔第一的大企业,为什么连拿得出手的自主可控核心技术都没有?

是,其它电脑品牌也不一定有,但它们不会有核心技术方面带来的安全、隐私威胁。

再有,同样是国产品牌,神舟为什么愿意基于nwK内核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

这些事情很少有人摆在台面上来讲。

因为内里核心原因很简单:利益。

自主研发与‘老大哥’的发展方向不符。

用最低廉的成本攫取最海量的利润是它们的核心发展思路。

所以,当方年把它摊开来讲后,也就很直接的表明了他的态度。

他就是不喜欢‘老大哥’。

无论是以前的相关摩擦也好,还是别的,方年都不喜欢,就这么简单。

……

安静了好片刻后,李总再次开口:“抛开这些不谈,本土产品的占有率始终是件干系甚大的事情,想来小方你也明白。”

这次,李总的语气中多了些其它的意味。

比如探究,也可以说是探讨。

迎着李总的视线,方年却是认真道:“小子才疏学浅,只知其干涉甚大,不敢妄言。”

苗为:“……”

李总:“……”

一直没开口的平书做了个手势,主动岔开了话题:“这个事情上谈得有点远。”

“小方,让你过来,主要还是跟你今天上午向教育领域捐赠事项有关。”

说着,平书望向袁部长,招呼了声:“袁部。”

袁部连忙接过话头:“方总,下面高校和学生包括舆论早已有诸多猜测。”

“一方面,前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态度很明确,也很友好;

但另一方面,前沿似乎只专注于本科院校,对于专科院校就没有关注。”

仔细说来,袁部这话意犹未尽。

但方年已经全然听明白了。

意思也很简单,均与不均的问题。

扯高一点,可以算得上是公平问题。

再扯高一点,又关系到‘歧视’问题。

如果之前其实还好,但这次的动静十分之大。

严格说来,这次包括方年个人在内,一口气对本科高等学府支出了总计有190亿的款项。

哪怕是无息助学贷款,理论上也只是去上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会申请。

对前沿院的支持就不提了,学术研究项目基本也与专科院校无缘,单独给复旦的20亿更不用说了。

所以,虽然舆论上现在还是很倾向于前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被海外势力豢养的公知群体等就一定会冒出来挑起矛盾。

岔开讲一句,其实这帮子公知群体,国家还有赏格,50万一个。

方年也一下就理解怎么急着喊他来京城,还这么大阵仗的原因了。

这种公众事件,说来说去总归是很麻烦的。

方年稍作整理,字斟句酌道:“其实,这个问题关系到另一个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