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意料中的老套路(第3/3页)

……

……

当天晚上,即美东时间,11月1号早上的九点多。

如方年所料的那样,欧美展示了更加开放的合作态度。

在舆论层面的动静不大。

甚至一开始都没人注意到。

方年都是从温叶的汇报中知道的。

据前沿舆论公关团队的不完全统计,连续发生了一些与前沿有关联的事情。

1、微软中国官网悄然推出了面向广大学生以及教育机构的教育版本Windows7。

基本等于免费使用,无需跟之前一样,安装完系统导出找激活码,激活软件。

2、AMD旗下的ATI Radeon系列中低端显示芯片悄然多了支持DeskOS的驱动程序。

因为从AMD中国官网下载显卡驱动默认只有Windows系列,其它系统需要单独选择具体显卡系列型号才能获取到驱动程序,所以发现者寥寥无几。

而且这个驱动程序暂时没有上线任何其它渠道。

3、NVIDIA官网悄然推出了零度·X-A1游戏本上搭载的GeForce系列某款显卡的DeskOS驱动程序。

同样没有通过其它任何渠道推广,发现者同样寥寥。

4、Intel在中国市场上放开了一部分服务器高性能处理器的批量单独采购。

这是内部的小道消息,来源不明。

但基本是准确的。

此前,英特尔的处理器虽然随便能在中关村等地买到,但高性能处理器并不好单买,尤其是用于超算的超高性能级处理器。

“……”

这些,几乎都是在美东时间1号上午的这短短时间忽然推出来的。

显而易见的,这只是一些可以曝光的表面事件。

实际上的合作开放度肯定会更加广泛。

毕竟这些企业的产品虽然也是面向终端用户的,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企业间的合作。

这种模式也算是老套路了。

其实很多冒头的科技型公司多数有经历过这样的遭遇,包括最近不是很开心的老大哥。

毕竟当年的一句‘造不如买’开放市场,国外企业用低廉的价格优秀的产品冲击的领域可不仅仅是操作系统、处理器这些。

还包括工业软件等等,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工业软件可一点都不弱。

当时国外用了个简单的办法:倒贴钱换市场。

根本就没给国内企业竞争的可能性,一举击垮相关体系。

当市场上没有国产竞争对手后,国外企业极有默契的保持了共同进退。

价格飞涨,售后跟大爷一样,从上飞机开始计费等等套路层出不穷。

遗憾的是,国内企业多数并未奋起直追,但在这些套路上是有样学样。

“……”

客厅里,方年跟陆薇语坐在一起,关秋荷坐在另一条沙发上,提起了这件事。

陆薇语跟关秋荷各自念叨了一阵。

旁听半天,方年晃晃手:“不用想了,必然是会跟不少公司开展合作,比如显卡授权代工之类的。”

接着,方年简单解释:“目的也很简单,前沿已经表现出了威胁力,但尚需要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专门配合;

微软他们只需要搞定其中不坚定的对象就足够让前沿举步维艰。

通过一定程度放开尖端科技,围堵前沿继续向上突破,像是英特尔这忽然放开高性能处理器采购,就是提前把可能性扼杀在摇篮;

可以理解为就是针对白泽并未曝光的大CPU项目。”

“……”

最后,方年懒散的总结:“算是预料之中,比我想像的要好一些,还以为AMD会撑不住放开X86授权。”

听方年说完,陆薇语稍加思索,斟酌道:“有一些应对预案,需要现在启动吗?”

“一看方总这懒狗样,肯定是不用。”关秋荷不以为意的插了句嘴。

瞥了眼关秋荷,方年笑笑:“既然微软它们推出了新的措施,那就等等再看。”

这回陆薇语一下就明白过来,面露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