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我负责砸钱,你只管一往无前(第2/3页)

温叶跟谷雨的其实还比较麻烦。

今年只能拿到录取资格,下半年报名参加国家统考,明年秋季才能入学。

原本陆薇语也是得今年下半年报名参加国家统考,到明年秋季才入学。

但方年去帮忙开了个后门。

最终其实是以保研的形式进入复旦。

当然这里面也算是遵循了一个额外规则,就是有些学校要求保研跟统考学生一样参加复试。

尤其是保外校的……

嗯……

那次方年跟陆薇语一同去校长办公室见杨余良以及复旦哲学系超级厉害的王教授,就是……复试。①

至于吴伏城……

方年跟吴伏城简单聊过,他并无意愿上研究生。

额外的,方年新知道了吴伏城吴大佬的一点小秘密,这哥们是特么拒绝了保研的。

这波啊,这波叫差距……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

前沿办公室全员进入了高强度忙碌期。

自然是不包括方年同学的。

他是懒懒散散一天又一天,虽然如此,但在战略规划上,他却一点没闲着。

总而言之。

到5月19号时,规划方案草案第一版出炉。

其中白粥连续肝了三个晚上。

吴伏城也没好到哪里去。

温叶掉了一把头发。

谷雨还好,她秀发飘飘的。

陆薇语啊……陆薇语也还好。

毕竟有方年在,怎么也会照顾得妥当。

刚好上完这周最后一节课,方年溜溜达达走进办公室,温叶就把草案交到了方年手上。

“方总,您过目,初步草案有一定不完善的地方,白粥额外表示,因为时间关系,这份方案并不完善。”

方年点点头示意明白:“我先看看。”

之所以强制要求在19号完成第一版规划案,是因为接下来直到24号下午五点之前,最起码前沿办公室是要进入‘战备期’。

全力以赴‘这前沿……’科学开发者大会。

包括出差未归的关秋荷。

好在关总现在的能力很强,说是能赶在今天中午之前处理完数据中心的所有前期事务,下午回申。

方年翻开文件夹浏览了下去。

纸质版的资料,一直以来更符合方年的阅读在公务文件上的阅读习惯。

当然,一般提交给方年的纸质版资料内容都不会密密麻麻太复杂,一定会是一目了然的。

无论初步方案撰写者是谁。

要知道现在前沿公司有一个专门的团队为温叶、谷雨等服务,严格来讲算是方年的秘书团。

“咦,将前沿社团扩展到硕博研究生层面?”

方年轻咦了一声。

“这是谁的主意,有点意思,多少算是我忽略的部分。”

一旁温叶回答:“白粥,他特地解释过这一点,类似于前沿这样的社团其实对硕、博士更有吸引力;

这也符合您的规划,让前沿社团向前沿院输送人才,但前沿院相较于全国那么多高校的硕博士来说,就显得很渺小了。”

“这一点很不错。”方年赞赏道。

“……”

等全部翻完后,方年略有疑惑:“怎么完全没体现出如何更好的落实配套项目呢?”

“那才应该是大头投入。”

温叶无奈道:“这部分是真的来不及,虽然已经请了第三方帮忙,但现在都没完成行业现状调查,这根本无从下手。”

“行吧。”方年理解的点头,“这份方案还不错,等关总回来上班后,讨论一下白粥的安排问题。”

“……”

初步草案关于理论规划上,基本是补充完善了。

其中还涉及了前沿大学的部分。

包括前沿实习部。

甚至对前两个目标的实施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

其中令方年眼前一亮的就是将前沿社团扩展到硕、博士层面。

还有就是更倾向于基础学科专业成员的吸纳。

以及社团文化建设。

这一部分算是合并了吴伏城的工作。

最后刘惜也附上了她的专业意见:预算。

无论如何,方案第一批支出资金不能超过5亿人民币。

总之,在方年看来,三四天的时间能有这么一份草案,的确是肝爆了。

毕竟不是张口一说就行,这是需要支出大量现金的大项目,一旦现实参照系数有问题,那损失就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草案,也分别经过了公司战略、企业发展、财经、法务、内部审计这么些部门的交叉审核意见。

“……”

说了几句闲话,方年站起身来:“上午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接下来是全力以赴开发者大会,各个环节都不要掉链子。”

“总共就那么一哆嗦,别出幺蛾子,尤其是温总,你可是前沿的CEO,请你务必拿出你身为CEO应有的担当、责任、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