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放眼未来(第3/3页)

陆薇语不假思索道:“最重要还是人力资源部门,从集团层面来说,前沿需要有一个能迅速补漏前沿系高管的体系。”

“……”

谷雨也提了一个部门,她认为得有一个叫做综合协调部的部门,简单说是起一个跑腿传递的作用。

刘惜自然是提议了财务部。

随着前沿系的壮大,她需要更多人来分担一些基础工作,即便每个分公司都有财务部,但这还不够。

然后是关秋荷,她沉吟道:“陆总,我说句话,前沿创新的业务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确实,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但随着各个项目开始落实下去,必然会出现过大的现象,前沿应该有个核心业务部门。”陆薇语连连点头。

前沿学术和前沿创业其实发展脚步不算快,整体事务比较单一。

而且它们的发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这就显得前沿创新实在过于壮大了。

单一的前沿创新在资本眼里都价值300亿了。

方年一直没开口。

之前分钱的时候,他光一个人说了,现在得空歇歇嘴,也是挺好的。

方年也在思考中。

前沿本身目前的形式肯定是非常不健康的,就七个人,还都是兼职员工。

但在方年的构思中,前沿主要起到一个资源整合的作用。

只不过随着业务量的扩大,明显不可能是一两个人能处理得了。

就算吴伏城处理的前沿社团业务,也一样是让前沿创业配合出了不少人的。

这种体系不是很健康。

在大家开口的同时,吴伏城也在整理自己的想法,最后斟酌着开口:“我有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前沿系内部其实也跟前沿社团一样,有不少茫然的员工,因为磨合期的缘故,其实很多人没发挥出应有的工作能力,更别提饱和工作这种事情了;

所以,作为上层主管公司,前沿是不是应该成立一个类似于集团文化宣传之类的部门;

当然,还得成立一个资源整合部门,与综合协调部互为补充。”

“……”

大家都说完以后,方年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话锋一转道:“我先说说我的一些规划;

明年前沿应该配合各地的前沿院成立配套实验室;

比如申城这边成立通信实验室,长安西交大成立材料实验室,羊城成立工业软件开发实验室;

哈工大那边我是想成立一个半导体设备制造研发实验室,这是纯粹实验室,不产出任何东西,算是落实对半导体设备这个领域的学术投资的前期研发测试工作,然后再交由厂商投产。”

“至于京城……虽然京城高校资源最多,但情况相对复杂,不太好导流,不然其实我想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的。”

“从这方面来看,前沿创新的业务量确实很大。”

“……”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最终配合这个实验室规划,整理了前沿公司。

成立人力资源、财经、公司战略、企业发展、法务、内部审计、道德遵从、综管干部部、前沿院部、前沿大学一共10个部门。

主要大的调整是把前沿创新的前沿院划拨到前沿公司。

把前沿实习部划拨给前沿大学。

前沿大学不是要成立一所公办大学,而是效仿一些大企,成立内部大学,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

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针对客户的培训等。

这也是解决吴伏城说的问题。

至于资源整合这一项其实合并在了企业发展上。

综管干部部门则是陆薇语说的体系。

除此之外,大家还提议了另外的一些具体计划。

涉及到前沿学术、前沿创新、前沿创业等等。

最终在大家的商议下,整合成了详细的2011发展规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