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年轻人耗子尾汁(第3/4页)

“原来方年老弟还是前沿社团的第一位荣誉理事啊,真是没想到。”

“……”

“都是运气,谁能想到一开始大家都不积极。”

“……”

不管明面上还是实际上,三人都是因为前沿社团的事务才凑到一起,话题自然不可避免的离不开前沿社团。

即便吴伏城有任务,但也不影响在不透露更深层原因的前提下交流。

“……”

说了几句闲话后,白粥话锋略显尖锐道:“从我的观察来看,前沿高层对前沿社团目前的现状也有不少疑虑吧?”

“或者说,因为前两个月的过快发展,引发了不少后遗症。”

闻言,吴伏城接过话头,坦然道:“的确是有后遗症,不过可能是因为我接触得比较多,我认为前沿上层是有准备的。”

“毕竟……前沿社团不是兴趣爱好社团,而且是不局限于某一个高校的全国性大社团,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地方。”

方年却笑着说:“我倒是认同白哥的两个观点,前沿高层对前沿社团的发展现状存在疑虑。”

吴伏城:“……”

他还能说什么。

白粥对前沿社团还真是挺了解的,有些观点算得上是一针见血。

比如说……

随着覆盖面的扩大,一定会有人把前沿社团当做是一个福利性质的社团。

等等等等。

方年没什么顾虑,聊得比较深入。

反而是吴伏城因为有所顾虑,多数话题上并没打算深入。

白粥的观点,从一个局外的角度,阐述了前沿社团的不理想发展状态。

稍晚些时候,白粥率先离开。

吴伏城才有条不紊的汇报起来:“方总……”

“目前申城的前沿社团发展比较稳定,方向上的分类也有了成效,至少让很大一部分成员不再像之前那样疑惑。”

“……”

“不过最近这次在金陵实地参观时,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部分社团会长们对社团的定位并不清晰,很是模糊。”

“……”

最后,吴伏城认真道:“我觉得有些会长的反馈有一定可操作意义,比如贫困生勤工俭学的问题,我认为可以系统抓一抓,这方面应该也是校方的重点。”

“前沿实习部也的确有不断轮岗实习生的需求,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筛选出一部分可以吸纳进前沿系内部的优秀员工,正好可以合作。”

“……”

看了眼吴伏城,方年轻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认为可以在前沿实习部、校方、贫困生之间来个三方专项合作,这会有助于更好的推动前沿社团在各个高校的发展,是吧?”

“对。”吴伏城点头。

见状,方年开口问:“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第一,这些贫困生为什么不愿意主动加入前沿社团?

第二,前沿实习部能招多少人?

第三,为什么要单独把贫困生列出来格外彰显他们在经济基础上的与众不同?难道因为他们出身贫困,就必须被大众单独的、怜悯的对待吗?”

吴伏城沉默了。

其实大众是会站在貌似更有道德的角度,而忽略掉一些旁枝末节。

比如……

在校生的贫困基本都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会有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体本身并不愿意被单列对待。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单列对待贫困群体,其实是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欲望。

吴伏城也明白方年的意思,保持善良是应当的,支持他在自己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帮助贫困生

但不应该以‘绑架’他人意志来实现自己的‘善良’。

前沿社团的准入门槛是相对公平的,而且他吴伏城现在的工作是为了让这个门槛更加公平;

所以,无论贫穷与否,都可以通过努力达到前沿社团的门槛,然后进入前沿实习部,去获得一份相对更体面的实习工作。

另一面,国家政策在不断倾斜解决贫困现象。

这不是单一一个企业能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

更不是前沿社团的发展方向。

末了,方年平静道:“企校合作一直是前沿在探索的方向,你说的是一种尝试,但可以通过其它形式来实现,比如成立高校贫困资助基金等,不过这不是前沿的事情,而是当康公益基金的事情。”

“另外,我更认同白粥的观点,我们都对前沿社团的现状有些疑虑;

成立前沿社团的目的是为了筛选人才,但目前各个社团在定义上就有点模糊不清,不太利于资源整合。”

最后,方年平心静气道:“虽然前沿社团这个项目才起步,但因为广义上的基数,其实已经没有让你实际细致操作的空间,你必须站到更高角度上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