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大鱼来了(第3/4页)

然后……

菊厂加盟,还多出来了100万……

方年这一等,从周二实验室贡献代码,一直等到次周周二的午后。

终于看到GitHub上有国内程序员针对女娲实验室的正向评论。

很快……

国内某技术论坛出现了相应帖子。

以一种相当震惊的口吻描述了国外开源社区上发生的事情,并且几乎全文引用了相应的言论,且……

一点都不贴心的不给翻译。

“我的天呐,那个女娲系统实验室居然在GitHub上注册了账户,分享了女娲系统的部分底层代码;

我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参考女娲的机会。

而且女娲实验室牛人真多,还针对红帽的企业版Linux内核进行了另一种编译,跟CentOS不大一样……

瞧瞧国外的程序员们激动的样子:

……

……”

最后是一大串英文评论。

事实上,早在上周三,女娲实验室登录GitHub不久,就引起了国外开发者的注意。

比起来他们更加积极。

因为开源氛围的浓郁程度,他们非常希望女娲系统能够开源。

尤其是在‘女娲’1正式发布以后。

有堪比iOS4的优秀度与完全自研度,令国外很多活跃在智能手机系统论坛的大拿们倍感兴趣。

但不开源就没办法深入探究。

现在……

女娲系统实验室低调表示,我们虽然不完全开源,但也愿意对部分模块开源。

并且我们还愿意对开源社区进行更多的贡献。

比如在Linux系统上。

评论直接而粗暴。

“你一定不会知道,这居然是来自中国的公司,他们对程序的理解十分独到。”

“我想要给这个特别优秀的系统针对开发应用!”

“太棒了,这是我非常期待的变化,希望它能做出更多贡献。”

“太有趣了,原来女娲系统实验室是一帮这样的人在维护。”

“……”

这样的评论被转载到国内的各个论坛。

很快引发了国内开发者们的关注。

紧接着出现在了公众平台上,比如微博平台。

这使得女娲系统实验室再一次被公众关注。

同时……

女娲论坛里面也冒出了众多的程序员评论。

“跪求女娲系统对我开放,我也想参与系统的编译工作,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我太难了,女娲系统实验室的招聘门槛太高了,根本进不去,但听说一些大学的研究团队和实验室可以直接接触到女娲系统的部分源代码。”

“这个系统可馋死我了。”

“算了,我还是去继续当个码农,我要开发一些好玩工具上传到女娲应用商店。”

“唉……女娲应用商店的门槛什么时候能降一降啊,要是跟91助手还有豌豆荚那样就好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年愈发满意。

女娲系统实验室对开源社区的贡献,终于还是迎来了他期待的回报。

之所以要等到国内发现,然后再大规模引流国外言论。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程序员这个行当,从某种角度来说,天然低了国外一头。

如果严苛一点来说,带点国外真香的味道。

所以方年才说要等个机会。

无非是等到国外形成一定舆论力量,借用这股力量,来让国内的程序员崇仰。

继而愿意为女娲系统开发应用。

……

周四下午。

女娲系统实验室在女娲论坛和GitHub等渠道地低调宣布,将在近期内推出完全开源的基于浏览器的女娲OS。

消息一出,直接引爆了开发者群体。

这些是方年跟陆薇语一起吃午饭时商量好的。

陆薇语已经完成了白泽芯片实验室的前期准备,将在周六带队去庐州。

顺便说到了浏览器版的女娲OS进度还不错,方年想想,便让陆薇语安排消息公开。

再来一波推波助澜。

坐在教室里的方年同学浏览着国内外论坛里,开发人员们的激动评论,算是松了口气。

氛围基本成了。

不多时,课程开始。

方年安心当起了学生。

个多小时后,课程结束,方年夹着书包走在复旦校园中。

时间还早,方年不慌不忙的穿过校园,从正门出去,越过公路走向对面的文科图书馆。

刚走到图书馆楼下,手机铃声先响了起来。

看了眼屏幕的号。

方年眉毛轻挑,嘴角有明显上扬再平复的动作。

接通电话后,方年主动打了声招呼:“李董下午好。”

“方总好。”李罗宾的声音从听筒中传出。

“……”

方年不动声色的配合李罗宾耐着性子的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