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风光下满城艳羡(第3/3页)

酒席是借邻居们的地方摆,一应事务都在这边。

“哦呦,外甥来了?”有附近的邻里招呼了声。

按辈分和亲疏关系,方年得喊声舅舅。

“怕是很久不见了,都不认得了。”

“现在的年轻人长得快呢!”

“是叫方年吧,上大学了?”

“人家可是复旦大学的学生!”

“哦呦!”

“听说很有才华!靠写书就能挣钱!”

“这小年轻硬是长得好!”

“确实!”

“还是开车来的,说是辆好车。”

“叫什么路的……”

“啧啧~”

“……”

夸赞的话虽然多,但更多的是艳羡。

林平阳没有抢方年功劳的意思,老人更不会瞒着。

所以熟悉的邻里三四都知道这套房子是方年出资的。

听着这些夸赞的话,最开心的莫过于老人自己……

……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到来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林平阳也好,老人自己也好,两家总计得有20年没摆酒席了。

这二十年里年年月月都有人情出去。

自然而然,来吃酒的人会很多。

除此之外,老人的兄弟姐妹都有携带孙子孙女过来。

还不到十一点,周遭的喧嚣就已然掀天而起。

比老方家去年过火时都要热闹。

至于老方家没摆酒席的上梁,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光是烟花爆竹的规模就大了将近十倍。

像老人这个年纪,几乎没可能盖新屋,所以哪怕是为了表面风光,方年也不可能敷衍。

他一上午基本都没空闲过,连轴转。

比较夸张的是,维南镇上为数不多的几家批发部、烟花爆竹专营店都被搬空了。

以至于方年还去了趟大坪,几乎把大坪的店铺也给搬空。

主要是方年为了凑一些吉利数字。

比如99桶花炮。

比如999挂鞭炮。

好在老人家门口就是一连片的农田土地,这才有地方能摆下。

“我的妈呀,平阳你这外甥是把几家店子搬空了?”

“这起码能有一卡车!”

“怕是不止。”

“我估计光是爆竹都能响两个小时。”

“活了几十年,看到过无数屋上梁,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难怪要安排50个放爆竹的,三五几个人怎么可能放得过来!”

“硬是要把新屋围一圈,搞得红红火火。”

“……”

很多来吃酒的人,包括邻里三四,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那是艳羡的。

这种排场,等闲根本见不到的。

至于老人本人,早就被无数人围了起来。

连带着都临时去换了件红花衣裳,喜庆得多。

11点19分整。

新屋屋檐满屋挂上了鞭炮,屋前屋后也连成排都摆好了鞭炮。

盖房的大师傅主持仪式,流程并不复杂。

很快放鞭。

隔着十来米远,里三层外三层都是看热闹的,连一些家里来了个人吃酒的邻里三四也都走出了家门。

各自驻足观看农村里粗糙的爆竹秀。

鞭炮燃放速度比想象中快一些,主要是人多力量大。

等鞭炮烟花都放完后,是仪式的最后一步,礼赞好言。

林平阳跟林南两人上场散发红包,满天起飞。

不仅仅是盖房师傅会礼赞,吃酒看热闹的人也有参与。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但其中有大多数人眼睛红红的。

因为这场风光只属于方年外婆一个人,跟其他人完全无关。

最艳羡的其实是老人们。

他们活到现在,六七八十年,根本没想过还有这种事情可能会落在同龄人的头上。

但就这么发生了。

而且比所有人想象中的都要红火风光。

上梁的流程完了之后,正好中午饭点。

人来得多,席开40桌。

这要不是有林凤在顶着,这酒席轻易不敢做,光是方年买的食材就花了三千多。

这还不算牛羊猪肉上的消费。

“……”

总之,吃酒的人满口都是夸赞。

这。

就足够了。

用林凤女士的话来说是,这钱没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