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我想叫它:偏爱(第3/3页)

即:真正的不弯道超车。

这些想法,方年有跟关秋荷简单提过。

但是,关秋荷跟蒋庄透露了一些前沿公司的诚意,却不提及比如定向培养生提前与前沿签订合同之类的条件。

这看起来好像过于不正常。

有一种给他人做嫁衣的可能。

但其实是方年有足够信心。

能让前沿公司从前沿院、前沿社团招收到最大比例的最优秀人才。

因为:

前沿有钱。

学科建设方向由前沿提前介入,目的是培养前沿系所需人才——即未来前沿系那个先姑且称之为‘庐州200亿’的项目。

前沿会有最合适的环境。

前沿会有最好的发展。

前沿能给出人才应该有的待遇。

从前沿社团到前沿院这种前后长达数年一脉相承的经历,足以培养出学生们对前沿两个字的亲切感。

足以一步步筛选出大家对前沿这两个字的向心力。

这一切,单独一条不算太起眼,拢在一起,最终塑造出成员们心目中的最佳选择。

说起来,陆薇语在‘庐州200亿’规划项目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催化作用。

是陆薇语先在西交大成立的涵盖部分基础学科创新研究的学术型社团。

凑巧在陆薇语发展壮大这个社团的过程中,方年陆陆续续遇到了一些事情。

从而一步步确立了自己重生之后的初步理想。

这才有‘庐州200亿’。

才有为了‘庐州200亿’方年想要提前储备人才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