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胳膊肘往外拐与棒打(第2/3页)

“不对吧,昨晚你那个同伴是东华大学的,你是复旦大学的,怎么会在一个校园社团里?而且还有小语!”

这次是陆薇语抢先解释:“妈,你有没有想过,校园社团它其实是可以跨学校的呢。”

“小语!你!”孙蓉被陆薇语给噎了下,瞪了眼副驾驶上的陆薇语,“没大没小!”

陆薇语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话。

“那怎么这七次遇见的熟人里,有四次是女生,而且都认识小方。”

孙蓉更直接地说道。

“小方,从我昨天见到你开始,你周围不断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认识你的女生,你是不是应该解释一下。”

第四次并不是林语淙,而是一个叫崔琳的女生会长。

方年不慌不忙地解释:“伯母,这个前沿社团目前一共有22个学校有,组织过两次社团会长会议;

我是复旦大学这边的理事,两次都有参加会议,都有发言报告;

所以大家认识我是很正常的事情。”

接着,方年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按遇到的熟人数量计算,男生数量明显要超过女生许多。”

听完方年说的,孙蓉沉默了片刻,接着平静道。

“那个温会长,是你们学校的社团会长,也是你给我那张名片的主人吧。”

“所以,你能告诉伯母,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吗?”

方年一一解释:“是这样,前沿社团和学校创业中心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温学姐人不错,我邀请她帮忙撑撑场面。”

稍顿,方年平静道:“在我还不知道伯母是陆薇语的母亲时,我其实就都说了。

复旦大学的大一学生,正在创业中的创业者,也有人会把第二种身份称为某某总。”

坐在副驾驶上的陆薇语悄悄给方年递了个‘厉害’的眼神。

毕竟方年现在不写书了,不算是作者。

身份真就只有两种:学生、创业者。

创业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难道目前身家几十亿,就创业成功了?

早得很的呀!

所以,方年这回答一点毛病没有。

闻言,孙蓉沉默了许久。

至少现在来说,的确如方年所说,他从碰见自己开始,就已经说过了。

最终,嘴上念叨了句:“还在大一阶段创业是不是稍微早了些,你父母没有反对吗?”

方年回答道:“其实现在这个阶段的创业,只是在进行一些可能尝试;

有提前考虑到失败的后果,创业投入也很低,也有跟家里讲过,家里并不反对。”

稍顿,方年又说:“本科阶段课程并不多,复旦校风较为自由,有大量课余时间,学校会引导,我们也会自主选择进行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比方说当志愿者、寒暑假短期实习、去其它学校交流学习、实地调研等等;

创业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这也是学校鼓励学生进行有益创业的部分原因。”

方年的话语落下后,孙蓉仔细想了想,笑着道:“难怪我们经常会听说要上名校,原来是因为名校给学生的选择更多。”

“其实多数公立大学都会有这样的资源倾斜,一般取决于学生自愿。”方年多解释了一句。

孙蓉看向坐在后排中间的孙芸芸,小声道:“芸芸,你听懂了吗,好好学习,将来上好的大学。”

“……”

很快,方年将辉腾开到了恒隆广场地下停车场。

停好车之后,方年跟陆薇语一家进了商场逛街。

方年给陆薇语递了眼神:“要买吗?”

陆薇语轻轻摇头:“看看就行。”

方年:“?”

陆薇语:“太着急。”

“……”

于是,胳膊肘往外拐得特别厉害的陆薇语引着自己的父母和表妹,正经八百的逛起了恒隆广场。

对。

干逛。

除了一些给孙芸芸买的小吃零食之外,什么都没有买。

倒是在出了商场之后,慢慢逛到了一些普通的品牌店,才开始有购物。

结账的事情,陆薇语也接了过去。

用陆女士悄声跟方年说的是:“你前段时间不是给我打了五万,吃饭怎么可能吃完,正好了。”

“啊这?”方年倒是有心说几句,陆薇语没给机会。

对逛街这件事情向来没什么爱好的方年,在耐心方面还是很足够的。

从下午四点多逛到晚上七点钟。

孙蓉女士才勉强意犹未尽地去吃饭。

饭桌上没多聊。

吃差不多时,孙蓉抹了抹嘴,看向方年,语气柔和道。

“小方,其实你跟小语现在只是正常的谈朋友,也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是我想得太遥远了,也问了你太多的问题;

伯母也不是个不开明的人,谈谈朋友很正常,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