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散伙饭·狂欢、禁忌提议(第2/3页)

朱建斌分配的房子不在八中校园内的教职工楼。

主要是他老婆单位分的房子条件比较好,是原来的老职工楼,在镇府街方向,老职工楼条件不错,家家户户都给安了空调。

是朱建斌开的门。

见状,方年招呼一声:“老朱,赶紧走了,就等你了。”

里面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老朱,是谁啊。”

朱建斌回头回答了一句:“学生,我出去吃个饭。”

方年:“……”

“那什么,老师,我们走吧。”

他没想到朱建斌老婆也是这么喊他的。

一时间还有点尴尬。

两人走往星期八菜馆的时候,朱建斌聊起了在省城买的房子。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我硬逼着我老婆去买房,大家都说房价要跌,没想到今年又涨了,均价涨了六七百元一平米。”

“我买的那套房子涨了差不多快十万了。”

黄兴那块的学区房,价格本来就比均价高,今年经济开始复苏,房价是走在最前面的。

其实今年年初表现得都不明显。

甚至方年特别提醒关秋荷在鹏城买办公室时,鹏城的房价都还在回暖期。

可进入五六月份之后,全国房价都走向了大复苏趋势。

方年就笑:“房子这东西,这几年一定都是买到就是赚到。”

朱建斌咂咂嘴,道:“等手里有钱了,再去买一套,给自己养老。”

方年竖起大拇指,没多说。

“……”

方年跟朱建斌到的时候,大家正好在点菜。

星期八整个餐馆被174班的同学给包了下来。

分座成两张大拼桌,刚刚好坐下。

“朱老师来得正好,快点菜了。”李雪看到朱建斌后,连忙招呼道。

星期八的菜都不贵。

基本在9~15元不等的单价,蔬菜免费。

最后的结果是只要能买到食材的,都点了。

上菜的速度并不慢,分座在两个桌上的李东红跟朱建斌招呼一声开席,大家用一次性杯子碰了碰。

多数是喝饮料,少数喝啤酒。

气氛很快就热闹起来。

“老师,我敬你一杯,感谢你这三年的教诲……”

“老师老师,我也来敬你一杯……”

“我先干了啊~”

“……”

有些说着说着就学起了影视剧中的场景。

‘一口干’、‘你随意’、‘大家一起来’、‘怕什么’、‘又没事’这些话都来了。

方年也凑了个热闹。

差不多的时候,李东红跟朱建斌再次招呼一声,一同举杯碰了碰。

“老师祝你们前程似景。”

“……”

朱建斌临走前拉过方年:“这顿饭得不少钱吧,我就带了五百块……”

话还没说完就被方年给打断了:“老师,你这私房钱来的不容易,自己留着吧。”

“我有。”

见朱建斌不信,方年从裤兜中掏出钱包:“喏,比你多吧。”

钱包里塞得满满当当的钱,说实话,朱建斌都感觉到了自己眼神深处的艳羡。

方年说得可没错,这五百都是他的私房钱,‘来之不易’。

接着方年像是变戏法一样,从餐馆的收银台那里提溜过来一个黑色塑料袋。

“棠梨也没什么好买的,您别嫌弃。”

里面是五条中华。

这是方年请星期八的老板帮忙买的。

他这两个月经常在星期八吃饭,早就混了个脸熟,顺便帮个忙的事情而已。

朱建斌最后还是在方年的劝说下败下阵来,收下了方年的赠礼,也收回了自己的钱。

两个老师离开后,大家其实也吃得差不多了。

刚才热闹、狂欢的劲也过了。

现在多是相熟的坐在一起说说话的环节。

李雪起身提议道:“这顿饭我们分摊吧,老板多少钱?”

老板很认真的算了算账:“你们吃了这么多,一箱啤酒算我送给你们的,这样一共就是137块,算135好了。”

大家面面相觑:“啊?”

“老板你没算错吧?”

“我们这至少有三十个菜,怎么这么便宜?”

老板随便找了个借口:“你们点的两桌菜都一样,一锅炒分开添的,其实就十几个菜。”

这个借口仔细一听就漏洞百出。

但人又多,又有喝了点啤酒的,大家也就没细想,最后一人五元。

实际上这顿饭的真实价格是菜477元,酒水112元。

多出来的钱是方年结了账。

方年事先也不知道多少钱,先给了一千,让老板说是135块。

尽管其实是每人分摊也就二十几块钱的事情。

但方年毕竟曾经经历过不太富裕的高三生活。

他记得非常清楚的是,自己当初通宵上网潇洒之后,连回家的车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