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3/4页)

方正斌好奇的问道。

“他这到底是做什么挣的。”

方正国笑着回答道:“说是写书,具体的我也说不清。”

“……”

“哦呦!”

方正良喊道:“我看看。”

“……”

方正国又走去取方年拿回家的那几本书:“喏,就这个。”

“他自己说是在网上写的,现在这些年轻人的东西,完全搞不懂了。”

方芬芬插了句嘴:“网上?”

“年哥哥,你是写的小说吗?”

方年笑着点头,没开口说一句写着玩玩什么的扎心话。

他现在已经太是别人家的孩子了。

这要是再说下去,指不定方正良一回家,就要教训方芬芬了。

“定价29块8,哦呦,这得多少钱啊!”方正斌道。

林凤插了句嘴:“说是稿费有几十万。”

“那算下来确实够起屋的钱,这个老屋也十几年了,该起。”方正斌笑呵呵的道。

眉眼间却有些落寞。

年纪越大,心思越简单,希望自己的子女发展好。

但都是农村长大的,日子不如意较多。

……

……

这个下午,不仅仅是方正斌和方正良一家来方年家坐,其他也有邻居过来坐坐。

话题的焦点始终围绕着没怎么开口的方年。

主角是方正国和林凤。

他们或是自谦、或者骄傲,又或是自得的跟邻里三四扯着闲淡。

茅坝虽然不大,但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读书娃。

只不过跟方年同级的一个都没有。

但无一例外,在从林凤轻描淡写的语气中知道方年的成绩,在看到墙壁上贴着的奖状,和几个红壳本子。

大家的第一层眼红就冒了出来。

嘴上说着些违心的话。

讲说:“你们老方家这是马上就要大学生了!”

“要么不出,要出就是个重点大学!”

“不像我们那些哈东西,书不晓得读,天天只讲要钱。”

“不得了,不得了!”

“……”

第二层是避免不了的会说到来年马上要盖的房子。

这下可好。

邻里三四更酸了。

之前也就是这里听了一嘴,那里听了一嘴,消息也不够确切。

现在翻着封面精美的小说,听着林凤笑着吐出的几个关键字。

哇。

恨不得当时就化身柠檬精。

“四五十万!我的天,这钱是怎么挣的,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比那些做假证的都挣钱!”

“不得了不得了,三哥这可真是生了个好崽!”

“大出息大出息!”

“茅坝硬是要出个大人才!”

“……”

方正国这个下午是拆了一包又一包的芙蓉王,散了一轮又一轮的烟。

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林凤女士则享受着属于一个母亲的风光。

享受着这些邻里三四,包括方正国亲兄弟们看向方年那种眼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复杂眼神里的眼红、艳羡、嫉妒。

每个走进方年家里的邻里,都是哈哈笑着来,哈哈笑着走。

笑声里面的个中区别,那就真的只有每个字自己心里清楚了。

至于邻里的同龄人们,那些表情真是一言难尽。

除了像方海这种还小的,其他年纪稍微大一些的,都知道今天晚上自己将会面对什么——

无尽的对比,还有无尽的唠叨。

方年在心里替他们默哀了几秒钟。

他也不想的。

可自己就是这么优秀,那也没办法啊。

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方年一点都不意外,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

不止一次的想到一句话——

“幸福感果然踏马的来源于对比!”

瞧瞧,林凤女士脸上的笑容多开心,多舒畅,多风光?

瞧瞧,平常方正国都舍不得自己抽的芙蓉王一包一包的散出去,脸上还写满了无所谓。

这可不就是生活最应该向往的样子吗?

大多数时候,努力的意义就是这些。

……

……

傍晚时,方家总算清净下来,方正国一边扫着地,一边哼着小调,自得其乐。

林凤女士则正式关心起自己的宝贝儿子。

“马上要过年了,方年,你新衣服买了吗?”

方年:“……”

“没买新的,不过之前抽空买了套西服,到时候穿着过年。”

说着,方年才记起叠在包里的衣服,起身道:“忘包里了,我去拿出来挂上。”

顺便也拿出了从申城给方歆带的新式糖果。

种类不算多,分成两类,进口的和国产的。

估摸着这个时候在桐凤的超市里面都找不到。

“哇!”

“哦呦!”

“哥哥~哥哥~~你这从哪带回来的,这糖看起来就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