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道袍(二十二)(第2/4页)

可怜他刚要亲上去,就被一脚踹飞了。

腰撞在树上差点没断,这会儿一动就疼的他直冒冷汗。

看着平南伯世子跟乌龟似的挪,金儿一脸鄙夷,心道得亏三太太没一起来,要知道平南伯府迟迟不下聘,平南伯世子还惦记小姑子,非得气死不可。

但三姑娘也是活该,都不用她家姑娘出手,她就能把自己坑惨,就冲她害的平南伯殿前失仪,就算王爷出面,三老爷被皇上罢了官,平南伯府就会既往不咎的,等出嫁了,有她气受。

没理会平南伯世子,姜绾往前走,不多会儿,四儿就扶着静心小姑子过来,不得不承认,这小道姑模样生的好,唇红齿白,柳眉如黛,这会儿眼睛红肿,更显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小道姑再一次给姜绾跪下,姜绾头大,扶她道,“有什么话起来说。”

小道姑求姜绾别和师太说她被平南伯世子欺负的事。

金儿道,“你还想留下呢?”

静心只哭,也不说话。

姜绾道,“我不说便是。”

金儿扶她起来。

不过这事不是姜绾不说便能瞒的住的。

一来平南伯世子在慈心庵被揍,就他被揍成那样,想不被人瞧见太难了,有人瞧见就会传开。

二来四儿借的道姑袍子,虽然道姑袍子都长一样,但总有细微处不一样,借给靖安王世子妃丫鬟的道姑袍子穿在了静心身上,那静心自己的去哪儿了?

静心不善撒谎,一逼问,她就扛不住招了。

不过她没倒霉就是了,反倒是那个给平南伯世子送信的姑子被轰出了慈心庵。

害群之马,慈心庵容她不得。

这些后事,姜绾都不知道,她在附近转了一圈,又去老夫人处,大概实在是气姜绾,姜绾没待一会儿,老夫人就轰她走了。

姜绾就欢快的走了。

二太太气的咬牙,“老夫人真打算在慈心庵待半个月?”

老夫人斜了二太太一眼,懒得和她说话,闭着眼睛,拨弄着手中佛珠道,“给护国公府老夫人下张帖子,请她来慈心庵一叙。”

再说姜绾,坐上马车,就直奔回靖安王府了。

去的时候慢,回来的时候没有软轿在前面挡着,马车快多了。

金儿掀开车帘,东张西望。

到了靖安王府所在的街道,转弯处,一驾奢华马车驶过来,金儿道,“那不是安阳县主的马车吗?她这是要去哪儿?”

不是金儿太八卦,实在是这些日子安阳县主一直在病中,有时候是装病,有时候是真病,但她才罚跪佛堂反省,扛不住晕过去两三回啊,这才过了一天,就能出府了,这不明显是在装病吗?

她就不怕她家姑娘拆她的台么?

想到老夫人在慈心庵,人家还真不怕,老夫人不在府里,她家姑娘总不能去和王妃告状,为难王妃。

姜绾靠着马车,闭眸养神。

她对安阳县主去哪儿并不关心,左不过不是回宿国公府就是去见太皇太后。

宿国公府连她娘常宁郡主的尸骨都不关心,何况是安阳县主了。

至于太皇太后,就算不向着她,也不会帮安阳县主为难她,这个靠山对她没用。

不多会儿,马车就到靖安王府前停下了。

金儿下马车后,扶姜绾下来。

守门小厮迎上来道,“世子妃回来的不巧,方才河间王府十一少爷来找您,知道您不在府里就走了。”

十一弟怎么来王府找她?

姜绾疑惑,金儿已经问出声了,“可知道我家十一少爷来王府何事?”

守门小厮道,“姜十一少爷走的时候倒是留了句话,让我转达世子妃,说什么他立功了……。”

守门小厮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河间王府十一少爷屁大点孩子能立什么功啊?

守门小厮不明白,金儿也稀里糊涂的,姜绾却是忍俊不禁。

她什么也没说,迈步进府。

只是才迈过门槛,那边一阵马蹄踏踏声传来。

姜绾自顾自下台阶,门外一小厮骑马在靖安王府前勒紧缰绳,马蹄上扬,几乎要将她掀翻。

小厮翻身下马道,“护国公夫人派我来请靖安王世子妃。”

声音从身后追来,金儿回头看了一眼,道,“姑娘,护国公府请你去呢。”

请她去她就要去吗?

姜绾没理会,径直往前走。

然而那小厮已经迈步进府,追到姜绾跟前了,“靖安王世子妃,请你去护国公府一趟。”

金儿看着小厮,叉腰道,“你这是请吗?我怎么瞧着像是要抓我家姑娘去你们护国公府一样?!”

小厮也知道自己追进府不妥,可实在是情况紧急啊,他道,“这里是靖安王府,我哪敢造次?顺阳王中毒,危在旦夕,国公爷让我务必请到世子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