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4/4页)

林玉婵咬住嘴唇,一瞬间有些鼻子热。

黄老头的忘恩负义,像一把刀,把她的心削得硬了。她告诫自己,丛林社会处处是陷阱,对别人的盲目信任,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可今日,突然之间,那些坚硬的部分重新融化,一种柔软的情绪触动到胸腔组里面。

在别人眼里,她是这样的人么?

那些她随手帮助过的、也许一辈子不会见第二次的人,对她的印象是这般么?

林玉婵想了想,认真地说:“钱财寄存之事,还要慢慢商量。俗话说狡兔三窟,我的建议是你把这些钱分散存着……嗯,给我点时间,我帮你想几个点子。”

说着,顺便取了信箱里一封信。

开门一看,苏敏官已经走了。他心细如发,不会让旁人察觉这楼里留宿别人,继而对林姑娘生出作风上的怀疑。

林玉婵一瞬间觉得十分歉疚,心里盘算,下次跟他道个歉。

不过转眼她就在柜台上发现那张自己的手写便条,压在砚台下,背面让他写了几行字。

“下次补上!”

还真是一点亏不吃!

赶紧把这便条藏起来。

郜德文当然不肯爽快走。她正好奇地观察洋楼里的货架书架——如今博雅总号里没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怪诞商品,货架上主要是一些样品孤品陈列,还有自家茶棉土货的详细介绍。当然,容闳时代留下的遗产——容闳的翻译作品、常保罗发表在报纸上的各种小诗、还有过去几年里的少量照片——都裱起来挂在墙上,把这座小洋楼的逼格烘托至全上海最佳。

林玉婵任女侠参观,自己磨墨提笔。

要借用义兴商会场地办女校,这事跟博雅无关,得跟理事会商议。理事会的几位委员都是比较开明的外贸商人,只要资金到位,不影响商会运转,应该不会受到太大阻碍。

她咬着笔头,开始列预算。

悠长的午后一下子变得充实而紧张。短暂的午休时间已经享受过了,现在的林姑娘重新充满干劲,一分一秒都不愿浪费。

她对学校的运作还是很熟悉的。假设从五位学生开始开班,则要至少聘请教员一名、监院一名,此外还有办公用品、邮资、设备维修、教材讲义、差旅费、伙食费……

郜德文凑过来,看得半懂不懂,笑问:“把我那五千两银子一并花了,要开就开个大书院,让上海的女孩子都来读书,够吗?”

林玉婵头也不抬:“你先给我找出十个愿意读英文、家里也不反对的女孩子出来看看。”

郜德文想做一番大事业,但凡事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真拿五千两银子大张旗鼓办学校,当地官府得先吓个半死:郜夫人您先住手,您想干嘛?复辟长毛匪国啊?

“先拿五百两试试水足够。”林玉婵笑眯眯拍板,“作为金主,最初的课程当然是给你独家定制。下礼拜日商会例会,请你一同参加,考察一下场地。至于剩下的四千多两……”

她漫不经心地收拾笔记,拿起一封新信开拆。

她不介意给郜德文一点免费理财建议。但是理财有风险,她俩还没太熟,不能太激进……

林玉婵目光忽然定住,紧接着抽出黄纸大信封里的图纸,铺开来仔细看了好几遍,忽然间笑逐颜开。

郜德文凑过来,眼睛直了,完全看不懂那纸上画的啥。

“徐建寅大才子帮我设计的茶叶加工机!”林玉婵得意非凡,介绍道,“郜夫人,想给你那几千两银子找个去处吗?来做博雅股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