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

在接下来的两天,南丽几乎一刻不停地盯着手机,生怕漏听每一个铃声,错过每一条信息。

在单位,在家里,在路上,在无数瞬间,她不时掏出手机看一眼,几乎寝食不安,像得了强迫症。

她在等翰林小学的招生结果。结果还没出来。

所以,每当手机铃响,她都有心惊的感觉。可是,一看,又不是。

她注意到儿子也在留意她的手机。

这个6岁小孩,也在等消息。现在每当她手机有响动,他都会歪着脑袋问,妈妈谁打你电话?

看得出他也在紧张。

南丽俯下身,搂住儿子,宽他心说,会有好消息的。

超超问,妈妈,考上翰林小学的话,你发朋友圈吗?

南丽知道,他那些幼儿园同学的妈妈有很多都是“晒娃狂人”,所以他们这些小孩也都知道有什么好事是要发朋友圈的。

南丽握住超超的小手,笑道,妈妈不是“晒娃狂人”,但这事,要发,我们加油。

除了留意手机,这两天南丽也在密切关注那条“考家长”新闻的走向。

是的,连日来各路媒体都在聚焦此事,网上也是人声鼎沸。

那些批评、质疑的锋芒,让南丽解气。在她作为媒体人的眼里,这是必须的。她自己所在的城市早报也在对此进行连续报道。

但作为“幼升小”家长,她又有担心:可别因为这事影响到翰林小学今年的招生名额,结果还没出来呢,超超还没拿到通知呢。

也因此,她心里有惶惶然,因为在那些广为流传的题目截图中,有她发的那段“考晕了”,也有别的家长发的图文,而从时间推算,最早发的应该是她吧。

她想,我从教室一出来,就坐在树下,发了。

她想,也可能这是当记者给当的,传播的直觉和习性。

是的,对于这事,她承认眼下自己心态有些分裂。其实何止分裂,往前走是双重人格了。她认真审视自己,自己都觉得自己陌生了。她像是被一个巨大的漩涡卷进激流之中,旋啊旋,没完没了,看不到方向,看不到出口,疲惫不堪喘不过气,但她还得不停地旋下去,没完没了……

若没有今年超超报考,她可能早就亲赴翰林小学采访去了:请问,你们考虑过吗,这里面有对家长“智商、文化、学历歧视”吗?

网上关于“考家长”的舆情在继续发酵。

有人唏嘘:“做不出来,人生重来”、“人生重来的话,连小学都没得上了”、“鸡血啊,亩产6万斤”、“快别让孩子刷题了,改刷家长智商了”、“商机来了,培训机构快开‘爸妈鸡血回炉再造班’吧”、“大人变成了小孩,小孩变成了大人”……

有人调侃:“以后生娃前,大家必须先做逻辑题考准生证,不合格不给生,免得生出来那么多年之后再考父母智商,不合格也晚了。”

有人分析:“有教育专家透露,这些题,是著名的智力测验题目,它要求测试者快速反应作出判断,以形成区分性的分布。一群小孩子,在都没受强化训练的情况下,筛查智商是比较准确的方法。在反对提前学习的情况下,由家长的禀赋来推断孩子,要比面向学生的测验更合理,怕的是,有培训机构利用这个,策划新项目,有市场才有培训机构,而且还是大量的……”

有人怀疑:“据说,就读某培训机构的孩子或家长会做那些题目,联想翩翩啊……”

众声喧哗中,翰林小学校方连连解释:我们不排斥父母文化程度稍低些的;家长问卷调查与小孩入学无任何形式的挂钩……

争议的声浪,也一波波地渗进了“加速度”培训机构明净的落地窗内。

颜鹏皱着眉头,在对堂弟颜青说,我感觉不妙。

颜青面容阴沉,这片反馈的声浪超出了他原来的想象轨道。

他对堂兄说,哈,这反应是比我想象的要大,他们都这么玻璃心。当然,从宣传效果来说,倒是好的。

他一挥手,让“加速度”的骨干们过来开会研究对策。他在白板上画了一张楼群的草图,楼群有点像此刻窗外的街景,只是上空多了一堆云。骨干们看不懂这是啥意思。

颜青说,让他们醒醒吧,这世界不相信怨妇,如果要哄着他们说这世界都是平等的,别人有的,你也一定会有的,那就让他们退回妈妈那儿去吧,长大了再来面对这个世界。

他对颜鹏说,咱们“爱读书的小爸”得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这事的逻辑。

颜青在白板上写:“哈哈哈,这些题还是做得出的。”

他写:“比家长的智商,总比比家长的钱、权、关系更公平。”

他写:“没有足够的钱、足够的权去进那些贵族式精英学校,还能靠自己的智商,去争取一下民办学校,这么想,还是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