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守株待兔 权力的滋味虽甜美,可并非人……(第2/3页)

忧她未必能戴得住那顶沉甸甸的凤冠。

权力的滋味虽甜美,可并非人人都能握得住、担得起那份重量。

此刻,宗朔见谢小盈既能洞察世事、敢于担责,又宽容慈爱,能为非己所出的皇嗣考量,他自然是再满意不过了。

不论最后查出来的结果如何,宗朔都已决定,必要好好支持谢小盈,借着此事,为她彻底立一立威,铺就来日的路。

思及此,宗朔缓慢地笑了,他捏住谢小盈的手,没再反对,只说:“盈盈都这么说了,那朕便静候你查明真相的消息。若遇力有未逮、鞭长莫及之处,你尽可寻常路、赵良翰等人襄助。朕的人,就是你的人。唯独一件事,你要牢记。比起真相,朕更在意的还是你与孩子。”

因得到了宗朔的支持,谢小盈第二日一早,才让荷光亲自去代她传话,将与这件事相关联的人都传到了颐芳宫来问话。

邢宫正昨晚已让底下人审了那内侍一夜,他此来,是带着供词一起的。

谢小盈翻看了一遍,才交给杜充容等人传阅。

犯错的内侍倒很老实,承认了是自己脚下生绊才摔了,没有与任何人的图谋,也没有算计,纯粹是工作失误,但他愿意承担罪责。

宫正司的人更老道,当然不会因当事人大包大揽,就把这个当了真相。邢宫正还问了尚食局和这个内侍同寝的几人,将这内侍在后宫里的“恩怨情仇”全梳理了一遍。

然而,这内侍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奴仆。性子本分,沉默,在宫里没什么干亲,他是个孤儿被卖了净身,所以宫外也早没了亲眷。打听他来往过的人,都是差事有交割的,一点儿疑处未有。

这样的供案,别说是给谢小盈,就连宋尚仪看了都说不出什么,十分悻悻地起身赔罪,“是奴选人不力,为昭仪添忧,奴请昭仪责罚。”

谢小盈叹气,“尚仪快请起,既连那内侍都说了,只是他意外绊倒,这样的事防都防不住,我如何能怪尚仪呢?”

杜充容微微皱眉,坐在谢小盈下首喃喃:“……干干净净,一场意外……”

谢小盈扭头看了杜充容一眼,两人视线相错,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样的怀疑。谢小盈便顺势让宋尚仪等人都先退下,单独留了杜充容商量,“杜姐姐,你怎么想?”

杜充容谨慎开口:“臣妾那日与林修仪隔着一位胡充仪,因此看得并不分明。但臣妾是记得,是尹昭容特地叫二皇子换了个位置,然后碰巧宫人就洒了汤,尹昭容上前主动回护……因此,臣妾想,假若二皇子不换这个位置,尹昭容还会不会护住林修仪呢?若没有误伤二皇子,陛下昨日恐怕也不会如此震怒,姐姐就更没必要生出这么多的忧心。”

她将那日的事一说,谢小盈也想了起来。璟郎是与林修仪闹了一会,尹昭容说了几句,他才换到了林修仪与尹昭容之间的位置坐。如果没有尹昭容这句搭腔,皇子照规矩都是要在母亲的下首侧,即便宫人洒了汤,最多是烫着林修仪,尹昭容也不必出手相救。

没了误伤皇嗣,这事情的意义一下子就会简单许多。

为着一个林修仪,宗朔肯定不会动肝火,至多骂几句没规矩,谢小盈自然也不会为这事多思,最多照顾照顾林氏,隔三差五让侍御医勤去看着些罢了。

归根究底,这事之所以让谢小盈觉得敏感,就是因为这桩事既涉及了一个尹氏,又涉及到了皇子。

经这样一想,谢小盈顿觉思路清晰了起来。

正如宗朔所言,宫里的腌臜事多,真想要盯着那内侍慢慢梳理调查,恐怕很是要耽误一些时间。若这件事真是一场意外,谢小盈将大把人力物力精力都费在调查一个不起眼的内侍身上,说不准就要错过尹昭容后面的动作了。

与其浪费心力地抽丝剥茧,倒不如以静制动、守株待兔。

“荷光,你去宫正司代我传话。”谢小盈淡淡启口,“那内侍,饶他一条活命,将他发派去离宫做苦役恕罪即可。但要宫正司寻人替我盯住了他,若有人中途来害那内侍性命,必要保住他,也要将害人者查出。此外,杜姐姐,你与林修仪说起来也算有旧。往后起,要劳烦你多多去飞霞宫,常探望修仪与璟郎,若她二人有一丁点儿不好,第一时间同我说,切莫耽搁。”

杜充容一听就明白谢小盈的意思。

尹昭容既都与皇嗣搅在了一起,单看皇嗣与生母之后什么情形就好了。

璟郎已不是婴童,每日都要去前廷读书进学,他的动静,是最难隐瞒的。唯独林修仪常日深居内宫,还是要让自己人常去看看,方能知道底细。

她立刻应道:“请昭仪放心,我与林姐姐关系称得上和睦,原先与璟郎也熟悉。飞霞宫里我也有能探消息的人,如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会随时来禀告昭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