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箭双雕(二更) 谢小盈听出皇帝这句……(第2/3页)

谢小盈理直气壮地斥责,反倒把宗朔说得一愣。

他正为自己疏忽了大皇子心虚呢,怎么经谢小盈的嘴一掰扯,倒好像他用心良苦来着?

宗朔望着谢小盈,“你真这么想?”

“真的啊。”谢小盈信誓旦旦,“陛下还记得当初您不叫大皇子开蒙,妾不是特地让人给淑妃传过话吗?那时候妾就觉得,小孩子嘛,晚点读书正好呢。琪郎眼下是多贪玩爱闹的年纪啊,什么事都不懂,每天看会蚂蚁搬家就高兴极了,干什么要让孩子早早上学啊!骑马也是一样的,小孩子还不懂轻重,最容易出事的年纪了。比起什么学问本事,还是孩子健康平安最要紧。”

宗朔听谢小盈这么言之凿凿的语气,心情一点点释然。

只他不大苟同谢小盈的观点,板着脸教训:“胡说,三岁开蒙是最好的年纪,正因稚子不懂事,才该叫他读书学习,好知道礼数。”

“……那您不是没让琪郎去学么。”谢小盈没忍住,还是怼了皇帝一句。

宗朔被噎,倒没生恼,反而想起什么似的,笑了起来,“怎么?朕若要让琪郎真开了蒙,你就准备换一番说辞吗?”

谢小盈坦坦荡荡地承认:“那当然了,妾总不能和陛下唱反调吧?”

“是啊,连你都知道,不能与朕唱反调……”宗朔慨然,脸色刚好转没多久,片刻又沉了下去。

过了不知多久,他起身道:“该学的本事还是得学,今年已经冷了,且罢了。明年朕自会安排弓马师父,好好教一教琪郎。这事你先自己知道,别传给杨淑妃。免得她传话给英国公府,她那个爹再兴风作浪!”

谢小盈以为皇帝这就问完话,自己可以走了。而她还没来得及告退,宗朔伸手就牵住了她,“陪朕一道用膳,吃过再走。外头凉了,朕让人拿御辇送你回去。”

倒被赵良翰说了个正着。

……

直至冬月中旬,谢小盈才终于从杨淑妃口中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

因这事牵连到了谢小盈,杨淑妃心下十分内疚,当日险些就要跪下给谢小盈赔罪了。谢小盈死拽着她不肯受,只说:“姐姐要与我这样相处,那我日后也不必来了。”

杨淑妃感到亏欠,待事情查明,便立刻与谢小盈说了始末。

她带大皇子去看马,确实不存什么私心。她虽张扬惯了,但知道大皇子身份非同寻常,向来还是十分谨慎的。偏这一次被不知道什么人抓了把柄,在朝堂上跳出来做筏子,莫名其妙开始为大皇子与杨淑妃张目。

这事皇帝当然疑到英国公头上,虽隐忍着未发作,还是让本就脆弱的君臣关系愈发雪上加霜。

“前朝其实还好,我家里的境遇我清楚。”杨淑妃哼笑,“这一笔落下来,归根结底还是冲着咱们内宫来的,一盆脏水泼咱们两人身上。陛下疑你、厌我,真是一箭双雕的好计谋。”

对方手段不可谓不高明,事关皇嗣,宗朔自然忌惮万分。何况宗朔对杨家有先入为主的恶劣印象,这件事上定不会深查来源,杨淑妃更无力自辩。而谢小盈倘若为淑妃辩驳,理所当然会被皇帝迁怒。即便谢小盈自我保全,不曾说什么,也难保皇帝不会从这件事与她内心生隙。

谢小盈不由得追问:“姐姐知道是谁做的了?”

杨淑妃傲慢抬头,“没证据,但我心里有数。小盈,你就别问了,知道了也没什么法子。宫里的人,一旦有了算计,眼神里是能露得出的,陛下就看中你这一点,你别坏在这上头。”

外人对谢小盈为何得宠,各有各的注解。谢小盈疑惑久了,已经不太在意这里面最终的答案是什么了。

男人的喜欢,不管源于何处,总会有减淡变心的那一天。

现代社会尚且如此,更何况古代男人了。

谢小盈不打算与皇帝在情爱上纠缠太深,就如同她对待宫斗的态度一样,免得自己控制不住陷进去,回头再没了命。

眼下听淑妃这样说,谢小盈隐隐有了猜测。她看了淑妃一会,半晌叹息,“行,我不问。这事也怨我,姐姐就别自责了。起初我就不该撺掇你带大皇子去,你的忌惮是对的,以后我也会学着点。”

谢小盈算是发现了,虽然淑妃的立场与皇帝兴许是对立的,但单论政治敏感性,淑妃认第二,宫里没人敢认第一。

只是有一点谢小盈很奇怪,这事逼得皇帝抹不开面子,最终松口要给大皇子请安排学习弓马,那个人……对这结果真的就称心如意吗?

杨淑妃尚有些不放心,叮嘱谢小盈,“这段日子你别同我来往了,陛下嘴上说不在意,心里指不准怎么揣测你我,逆鳞不可触,你先谨慎些日子吧。左不过天冷了,咱们也没什么能一块玩的。前些学马的日子,你癸水还来得不好,合该将养几天,反正你惯会取乐,在清云馆里自己逍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