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端阳宫宴 宗朔滞了一息,有些无奈,“……(第3/4页)

她小心翼翼地在桌子底下用小腿轻轻撞了谢小盈一下,提醒道:“谢美人……陛下似乎在瞧你。”

“什么?”谢小盈一门心思都在玩彩线,压根没注意听苏宝林的话。

这东西让谢小盈想起她读小学初中时,学校门口卖的彩色玻璃绳。那会她有家里长辈来接送上学,所以没什么零花钱,很偶尔才能攒几块钱,去买两包编个手串玩。那时候女同学之间很流行一起编手绳,她最沉迷的时候,上课都忍不住偷偷在底下编。体育课一到自由活动,她也能从校服口袋里摸出一个半成品,拉着关系好的同学坐到领操台旁边去玩。

要不是皇后组织端午团建,她都忘了自己还有这一门“手艺”嘞!

苏宝林不太敢大声说话。

她是成元三年从蜀郡挑出来的采女,门楣低,只是寻常良家,没怎么学过官话。虽然进宫后学了一阵子,但发音不算完全标准。她在玉瑶宫住,有杨淑妃这样一个名门淑女比对着,时常还会开口挑刺,苏宝林愈发胆怯,人多的时候,她向来是能不吭声就不吭声。

见提醒了谢美人一回,她还没听到,苏宝林就不敢再说第二次了。

反倒是甄美人听见了一耳朵,心念微动,忍不住回首,迎着皇帝的视线望了过去。

甄美人今日也是特地打扮过。

素日里她被压在玉瑶宫,知道被皇帝厌弃,从不敢招摇,更不期许得宠。但杨淑妃难得被禁足,甄美人忍不住想,她不跟着杨淑妃,皇帝会不会忘了她身上有这样一层关系,兴许改了主意呢?

她大着胆子,与宗朔双目对视片刻,然后赶在皇帝有反应之前又转回了身子。甄美人很谨慎,她不想做得太刻意,既怕被皇帝察觉后弄巧成拙,更是怕谢美人发觉,会找杨淑妃告她的状。让皇帝注意到她之后,甄美人就不敢再有任何举动,反而替苏宝林再次提醒了谢小盈一回,“谢妹妹,陛下一直在看你呢。”

谢小盈这才回过神,扭头望向最上方的主桌。

果不其然,宗朔似笑非笑地望着她,眼神里有点调侃意味。

谢小盈有点纳闷,皇帝这什么意思?

她倒了酒,朝皇帝遥遥相敬了一杯,自觉尽到了情。然后低下头,又开始编五彩绳了。

整一个端午宫宴,嫔妃们各怀心思,手段尽使,唯独谢小盈,专心致志地玩绳子,不负她自己所望地编了个手绳,当作伴手礼带回清云馆了。

宗朔立在廊头,看着谢小盈告退的脚步比谁都快,一时恨得有些牙痒痒。

皇后看出来今天嫔御们大展身手,各自都有些期盼,因此她没打算在这一日留皇帝,寻了个疲乏的借口,很大方地问:“陛下想去哪位妹妹宫里?”

宗朔想都没想地回答:“朕还是去清云馆吧。”

顾言薇轻轻一笑,随即说:“谢妹妹怕是身上不便呢,陛下要不去看看金婕妤?金婕妤说她们新罗也过端阳,还亲手制了艾草糕,今日献给了臣妾。”

宗朔愣了一秒,难怪谢小盈今日对他显得有些爱答不理,原来是身上不谐,有意疏远,免得被他想起来……果真一如既往的懂事。

“罢了,朕还是回金福宫吧。”宗朔改了口,“皇后今日这宫宴办得实在不错,好好歇一歇,朕明日来看你。”

说完,宗朔也没多逗留,径直离开了。

顾言薇目送皇帝离去,心里很有些不是滋味。

她实在没想到,谢小盈竟能盛宠如斯。与杨淑妃来往一事平安脱身就罢了,皇帝说这其中有林氏手笔,顾言薇将信将疑,但还是认了。可顾言薇无论如何都不愿相信,皇帝待谢小盈,竟到了一时不能亲热,便连其他嫔御都不肯入眼的地步。

金婕妤昔日在宗朔跟前也是能与林氏平分秋色的宠爱,怎会毫无征兆地就凋零了?

顾言薇一夜郁郁,睡得很不安慰。

直到翌日清晨,尚仪局女官来送彤史,她才终于露出了笑意。

——皇帝昨晚在金福宫召了玉瑶宫美人甄氏。

在彤史簿子上用了印,顾言薇脸色久违地笑出畅快之色。她打发尚仪局的人退下去,令宜茹传了李尚宫来,很快就布下给甄美人的赏赐,命李尚宫亲自往玉瑶宫去一趟。

送走了李尚宫,宜茹很是纳罕,“娘子,甄美人得幸,您有什么可值得高兴的?她也好,谢美人也罢,不都是杨淑妃门下走狗?”

顾言薇有些克制不住,挥手屏退左右,独自一个坐在内间里,嘴角上扬地待了好一会。

她并没有对宜茹解释,只因她心里的想法,实在大不敬。

都说二桃杀三士,如今只皇帝一个“桃”,便足以杀三士了。

以顾言薇所见,谢美人过去能与杨淑妃一系走得近,那是因为杨淑妃等人俱是无宠,对她没有威胁,只有助力。而今甄美人能在陛下跟头露脸,谢氏如何能容得下她?自然要先窝里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