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2/2页)

而东林书院鼎盛时期的八君子,顾宪成已经病亡,其他的六位也做了鸟兽散。就只有高攀龙,还坚持住在无锡,每日仍然坚持亲自在东林书院进行简单的打扫……

对于这种行为,当然有人报告给了朱由栋。朱由栋在知道这个事情后也只是微微笑了笑,摆摆手便不再关注:大明现在的任何政治派别,都不能斩尽杀绝,即便是东林,一样得留一点种子。这是一个帝王最基本的素质。

“存之这次来,有何事见教?”虽然在门口大声吼着何事不可对人言,但真把高攀龙领进自家宅院后,李三才还是找了间隐秘的房间,挥退了所有下人。

“在下直说了,这次太孙选妃,请首辅助我一臂之力,让我选中的人入宫。不求正妃,选侍也可。”

“嘶~~存之,你们还想着对太孙……”

“道甫说哪里话?梦白(赵南星)他们做的事情,我事先毫不知情。若是我事先知道,一定拼尽全力阻止!毕竟,我东林聚众讲学,乃是为了救天下苍生,而不是弑君谋反。”

“存之是东林里为数不多的实诚人,你说的话,我信。”

抬手请茶后,李三才道:“说说那女子的情况吧,你们送此女入宫,有什么目的?”

“此女姓柳,名韵,今年14岁。乃是在下的一个远房亲戚,其父亲是个多年未曾中举的生员。因为家贫,这缠足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最后干脆就没缠了,所以也是天足。长相极美,从小跟随其父念书,虽因家贫不通琴瑟、绘画,但是一笔书法和一手围棋,却是少见的天赋。我等想送其入宫的目的,当然还是希望能有人给殿下吹吹枕头风:这大明出了很多问题,太孙要整顿是应该,但绝不能光靠武人和一群幸进之臣,还是得有一群正人君子才行!道甫,在下多年来认真研读金陵日报,并仔细观察、揣摩太孙各项做事的深意。是发自内心的承认太孙将是一代明君的。但,若是太孙没有我等,只怕最高的成就也不过是个汉武帝罢了!”

“嗯……”扯了扯胡须,李三才道:“存之啊,根据宗人府这次定下的规矩,本次选妃,分为六轮。前五轮是县、府、省、礼部和宗人府、太后和皇上皇后以及惠仁太子妃,最后才是太孙亲自定夺。虽说你们现在声势大不如前,但我想,以叔时(顾宪成)的遗泽,那位柳姑娘要通过前三轮是没有问题的。”

“是,道甫要想办法帮我们通过四、五轮,就算是第六轮,以道甫首辅的身份……”

“哎,存之啊,你离开朝堂太久了,都不知道我大明的首辅现在真的没有以前那么管用了。”

“道甫这话是什么意思?”

“……国务会议制度,使得太孙直接和六部长官对接。所有事项,各部要事先准备解决方案……以前内阁最大的权力不就是票拟么?这套制度搞下来,真要涉及到军国大事,内阁哪里还需要票拟?以前皇上不上朝,需要各部协作办理的事情是内阁来牵头,可是现在太孙当场就把工作安排了,还需要内阁做什么?现在的内阁,差不多就变成了顾问机构了。更别说我身后还有温体仁一直盯着了。”

“啊?道甫,此事可不是小事啊。现如今东林已经不再称其为一党,而你身后的……难道他们就不恐慌么?”

“哎……也罢,本官几年前在所谓的离间天家情分案中是站在了太孙一边,并且还和太后有了一定交情。此事,我尽力去办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