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希望 整个大成朝所有学子的希望(第2/3页)

隆丰帝皱了皱眉,似乎对这个提议并不是很满意,他转头看向其他官员:“诸位爱卿怎么看?”

他问的是刚才那几个争吵的官员。

“陛下,微臣以为……明大人说得很有道理。”

“微臣附议。”

“你们方才不是想减免赋税或是大赦轻囚?”隆丰帝摇了摇头:“明爱卿虽是好意,但现在已进二月,让学子从四面八方赶往京城参加恩科,对他们而言太过劳累,朕以为此举不妥。”

众臣:“……”

哪里有不妥了?

若是朝廷真能加开恩科,天下学子就算爬也会爬到京城。

寒窗苦读数十载,不就是想货与帝王家么?

劳累算什么,读书苦了这么多年,哪个读书人会嫌弃多一场恩科。

“陛下,微臣以为……”

“不必再说。”隆丰帝打断明敬舟的话:“明爱卿再想想其他主意。”

在场的六部官员心凉了半截,看来加恩科一事,没什么希望了。

“陛下,宸王殿下求见。”

隆丰帝看了眼几位大臣:“宣。”

“儿臣拜见父皇。”宸王穿着一身亲王袍走进正殿,他看了眼殿内众人:“各位大人也在?”

六部官员想到了那些字迹疑似宸王殿下的奏折,心情十分复杂。

“下官见过王爷。”

“诸位大人客气了。”宸王见殿内气氛有些凝重:“父皇与诸位大人在商议何事?”

“你来得正好,朕与几位大人在讨论恩赦之事。你是朕与皇后的血脉,你以为该怎么恩赦?”隆丰帝抿了一口茶,眼角余光扫过众臣的表情,最后微笑着把目光投向儿子。

“既然是恩赦,肯定要选择对我们大成最有利的。”宸王想了想:“父皇以为,加开恩科如何?”

众臣松了一口气,在内心默默为宸王叫好。

宸王殿下,拿出你平日的倔强劲儿,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坚持到底,全天下读书人的希望,全都在你身上了。

“加开恩科?”隆丰帝眉头微皱:“为何你会选择这种方式?朕记得,你小时候可不太喜欢读书。”

“父皇,正是因为儿臣知道读书有多苦,才明白诸位考中科举的大人们有多不易。”宸王拱手作揖:“往年科举放榜,儿臣亲眼见到那些铁骨铮铮的读书人或黯然垂泪,或喜极而泣,心情十分复杂。”

众文臣:原来宸王殿下觉得读书人铁骨铮铮啊?

宸王爷虽然嚣张跋扈了些,眼光其实还不错嘛。

“若能加开一场恩科,等于多给了他们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宸王道:“反正让儿臣像他们那般刻苦读书,儿臣是做不到的。”

众文臣突然觉得,宸王诚实的模样,也很顺眼。

“朕以为你不喜欢读书,是讨厌文人,原来是觉得读书苦。”隆丰帝怒道:“你看看你身边这些大人,他们莫不是数年寒窗苦读,满腹经纶之辈。你有何面目当着他们的面,说读书苦,读书累?!”

“陛下息怒!”一位大臣站出来道:“殿下年轻不懂事,但心性正直,敢做敢言,即便有些许缺点,但瑕不掩瑜啊。”

这位大人,半年前还弹劾过宸王花百金买蛐蛐斗鸡,现在就变成瑕不掩瑜了。

“陛下,殿下虽不爱读书,但微臣见殿下言行谈吐,处处强于他人,请陛下不要苛责。”

“陛下,殿下为了弘文学院,捐献出数千两白银,此等赤子之心,令臣等动容。”

“罢了。”在众多大臣的劝说之下,隆丰帝勉强压制心底的怒火:“看在诸位大人的面子上,朕今日便饶你一次。”

“父皇,您的意思是,同意加开恩科了?”

“开恩科与朕饶不饶你有什么关系?”隆丰帝被他气笑:“你这种连书不好好读的性子,也好意思提什么恩科。”

“要朕同意也行。”隆丰帝到底疼爱儿子,不忍直接拒绝他,但提出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要朕同意加开恩科也可以,只要你五日内背完《农桑记》,朕便以依你所言。”

这是本关于农业的书籍,整部书厚如砖头。

众文臣顿时绝望,陛下分明是不想同意此事,才向宸王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

“好。”宸王作揖:“由几位大臣作证,儿臣五日后,定能背出整本《农桑记》。”

众文臣摸了摸袖子,开始认真思索,有什么速记的好办法可以提供给宸王。

“罢了,都退下吧。”隆丰帝漫不经心地笑:“五日后,朕就把几位大人叫来,让你当着他们的面背。”

六部的几位官员与宸王齐齐走出太央宫,此刻官员们看宸王的眼神,不是在看一个王爷,而是在看整个大成朝所有年轻学子的希望。

“香绢姑姑。”玖珠远远看到好几个官员围着殿下,眼神还格外炙热,心中担忧:“这些大人想对殿下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