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83年青春祭奠(第3/4页)

“什么?那人当初弃我于不顾,又推我当挡箭牌,他又怎么肯帮我?”

宋东方听了这话,整个人都呆愣住了。

这一年多的交往下来,宋东方也知道王教授是很有背景和人脉的。就连校长、主任也给他几分薄面。所以,出事之后,他才能那么快就脱身出去。

只是,这人理智到近乎无情,现在跟她撇清关系都来不及,又怎么关心她的死活?

宋母却抹着眼泪,对宋东方说道:“你可别再想不开,也别再对那男人抱有什么心思了。我还告诉你实话吧,这事都是我上门逼他的。反正,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老脸也不要了,也要为你搏出一个前程来。”

原来,宋母那天被董香香骂醒之后,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女儿。想起董香香说,她母亲拼命也要护她。宋母咬了咬牙,也决定为自己女儿拼一把。

她虽然是个寡妇,却有一些子侄。她把王教授给宋东方写的信都复印下来。然后,就去找王教授说理。

那王教授一开始自然是心虚,不敢见她。

可宋母也是拼了,连脸都不要,命也放在一边了。她使尽办法,终于堵到了王教授。然后,鼓起勇气对王教授说:

“你怎么说也跟我女儿好了一场,既然出了这事,我也不指望你再娶她。只是,倘若你不给我女儿一个交代,我就拼了。我往上面告,你家里有人,我就去区里的教育局告。你区里有人,我就去市里告。市里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去报社闹,去天安门城楼上跳下来。

反正,我女儿都被你逼得跳河自杀了,我也就不活了。我们宋家没落到好。到时候,我也替你这姓王的好好扬扬名。我到要看看你王家有多牛,看你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当老师,再祸害学生。”

宋母实在太过强硬,又把复印了他的信,扬言要当证据给各个报社和机关寄去。

王教授是个读书人,他家里也都是混教育圈的,从没见过这种市井泼妇的蛮横做派。再加上,本来他对宋东方就心里有亏。一听宋东方都被逼得跳河寻短了,更是于心不忍。到底,宋东方曾经那么爱过他。这一年,他们感情极好,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于是,王教授点头答应,会想办法给宋东方一个前途。

就这样,宋母还怕王教授不尽力,又去找他闹了几回。

王教授是怕了她了,刚好他有一门旧亲,当初去了港岛,也是教育界的名人。于是,他就托那人帮忙,把宋东方带到港岛去。

到了港岛,她可以继续念完大学。也可以远离这是非之地。再则,王教授也不会再有什么麻烦了。

宋母虽然也舍不得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只是她却不得不为女儿的前途打算。宋东方已经26岁了。在京城里,她的名声已经完全毁了。

学校还把她开除了。倘若到了港岛,她也可以重新开始。所以,只要女儿愿意,就算她心里舍不得,也会支持女儿去港岛。

宋东方听了一向严厉苛刻,嘴巴也不好的母亲,居然为她搏出这样一个未来。一时间,不禁泪如雨下。

到头来,她人生中最糟糕的时候,有个好友愿意收留她,给她温暖和关怀。一向跟她不和的母亲,也愿意为她东奔西走,甚至以命相搏。

宋东方突然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并也没有那么凄惨。失去了一段不值得的爱情,看错了一个男人,她却重新拥有了亲情,找到了一个可以性命相托的朋友。

那一天,宋东方哭得很惨。

宋母和董香香怎么劝她都劝不住。她就像是把自己这些年受到的所有委屈和不公,都一股脑地哭出来似的。

哭出来之后,也就到了做决断的时候了。

宋东方红着眼睛,对她母亲和朋友说:

“我还是决定去港岛了,我也知道,到了那边,我可能也还是没什么太好的机会。王教授很可能只是在哄骗我。可是,我现在已经没得选择了。就这么一条路,我硬着头皮也要一直走下去。你们放心,不论发生任何事,我都会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待。”

宋母听了这话,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东方,我的女儿,你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呢?说一千道一万,只要为你好,妈也不会拦你。”

到了这时,董香香也被这件事弄懵了。

整个80年代,国内掀起了一场国潮。80年代初期多是通过婚姻到外国去,80年代后期是考到外国去。

宋东方这还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这一不小心就走到了时代前端了,要去港岛了。

只是,这事真的能顺利么?董香香不免又有些为这个决定远行的朋友感到担心。

反倒是宋东方从那天哭了一通之后,就慢慢地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