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许家的传统(第3/5页)

钟离玖玖有些好笑:“她就是让你一年,你也追不上,急个什么?”

“谁说的,我可是我爹亲生的,学剑的天赋不比小宁差,说不定就追上了。”

祝满枝趴在床边,摸了半天才找到扔得到处都是的衣裳,两三下穿戴整齐,便急匆匆跑出去洗漱。

许不令见此,也起身穿好了衣裳,将玖玖送回后宅,陪宝宝姨打了一圈儿麻将后,才来到外宅的议事厅,安排接下来的行程。

已经准备出发继续南下,今天安排好,明天就可以启程。按照西凉军行进的速度,等他到淮南金陵等地,杨尊义估计都快打下苏州了,等双方会师,刚好就在进军杭州的路上,也是此次平叛的收官。

许不令在议事堂里坐了大半天,把所有安排都亲自过目,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起身走出府门,想去岳父祝六那里看看,当作是新姑爷回门。

祝六的宅子距离并不远,许不令在房舍上起落,不过片刻便到了附近,只是抬眼看去,却见宁清夜站在一栋楼宇的屋脊上,正偷瞄着远方的院落。

许不令略显意外,轻飘飘落在宁清夜身后,抬手在她肩膀上拍了下。

宁清夜有些出神,肩膀被拍惊得一抖,手当即扶在了腰间剑柄上,可惜被捉住了手腕。她回头瞧见是许不令后,才微微松了口气,偏过头去默然不语。

许不令顺着宁清夜方才的目光,朝远处看去,却见祝六的院落里,厉寒生一袭文袍,拿着把铁剑,在认真比划。

剑圣祝六则抱着胳膊,靠在廊柱旁说着话,看模样,好像是在指点厉寒生剑法。

据许不令的了解,厉寒生是拳脚行家,从来不用兵刃,上次在马鬃岭耍了下长槊,都耍得一团糟,纯粹当标枪用。而且以厉寒生的武艺,也没必要转职学剑术,这场景着实有点古怪。

距离太远,听不清两个岳父在聊什么,许不令看了片刻后,询问道:

“清夜,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宁清夜沉默了下,才摇头道:

“不知道,中午和满枝一起练完了剑,本来走了,不过我有些东西没琢磨透,便准备过来请教祝伯父。不曾想就瞧见他在这里学剑。”

许不令思索了下,也弄不清缘由,便含笑道:

“估计是待着没事儿,过来切磋切磋。”

宁清夜心里有点情绪,夫君在跟前,可能是想说说心里话,轻轻哼了一声:

“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宝剑随身藏。剑术是自幼积累的技艺,三天不摸剑就会手生,连你都学得不怎么好,他都四五十岁了,现在练有什么用?”

许不令剑法还行,也就比剑圣差一点,不过他确实不经常用剑。见清夜这么说,他自然是顺着话点头:

“是啊,不过武夫彼此交流是常事,又不是非得每一行都学到出神……”

宁清夜安静听着,发现许不令话语忽然停下,略显疑惑,正想开口询问,远处却忽然传来一声尖锐剑鸣。

咻——

剑鸣传九霄,剑气透千里。

满街杨柳之间歇息的春鸟,都在这一剑之下惊得四散而起。

远处院落外,围墙轰然炸开一道缺口,砖石飞散,又打穿了对面的围墙。

余势不减,直至将巷子对面的围墙打得千疮百孔,满天烟尘才随风散去。

宁清夜瞪大眸子,眼神一瞬间情绪百转,有震惊、有错愕、有难以置信,也有眼底的那一丝望尘莫及的自愧不如。

许不令同样满脸震惊,张着嘴望了片刻后,才小声道:

“清夜,他……确定是你亲爹?”

“我怎么知道?”

宁清夜眼神一冷,提着剑转身就走。

许不令遥遥看了眼后,才快步跟了上去……

……

院落之中,烟尘散尽。

被吓了一大跳的郭山榕,从房间里跑出来,满脸恼火:

“姓祝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是吧?这院子是满枝儿相公买的,你说拆就拆……”

剑圣祝六靠在廊柱上,张着嘴还没回过神,听见媳妇呼喊,才转过头来,有些无辜:

“又不是我拆的,要骂你骂他去。”

屋檐外的院坝里,身着黑色文袍的厉寒生,站在倒塌的围墙前,翻看着手里的铁剑,右臂的袖子已经粉碎了,露出肌肉纹理均匀的胳臂肘。

厉寒生打量了片刻长剑,微微摇头,转眼道:

“你琢磨一辈子,就琢磨出这么个玩意儿?”

祝六眼神十分复杂,站直了身体,走到跟前打量着围墙的废墟,点了点头:

“没错。你什么时候偷学的?”

厉寒生面无表情:

“这还用学?不讲一遍就会了。此剑一旦出手,有去无回、不留余力,有点过了。杀力过人不假,但过刚易折,算不得上乘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