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许不令的鸿门宴(第2/2页)

大玥一向重视寒门,吸纳隐士才俊为朝廷所用本就是好事,萧楚杨、陆承安等人自是不会唱反调,都是微微点头。

可在场的言官却没宰相的眼力劲儿,齐星涵作为言官领袖,先帝口中的‘齐老匹夫’,此时岂能跟着点头,当即便起身拱手:

“圣上,诗词闲时陶冶心境尚可,却难当大用,写的再好也配不上‘良才’二字……”

齐星涵说这话可是很有资格的,当年他一篇《长安赋》冠绝京城,单论诗词歌赋的造诣,在场数百宾客有几人敢在他面前聒噪?

但齐星涵为官一辈子都没敢自称才子,入仕后严于律己,也从不拿此事吹嘘,因为他除了写文章,剩下的才能就是吹毛求疵,根本算不得能力,胆子大罢了。

国子监一帮子老学究,都是扶须点头看向上方,想看宋暨怎么回应。

宋暨听完齐星涵的长篇大论后,抬手示意了下:

“齐公对诗词的造诣有目共睹,自是比朕更能分辨其中妙处与不足,不如先看一看这三首诗词,再说当不当的起‘良才’二字。”

贾公公捧着托盘,上面放着一张诗稿,缓慢走下了台阶。

而文武百官也被天子的话吸引,皆是翘首以盼。

毕竟宋暨可不是庸君,谈笑风生底气这么足,可不像是没把握的样子。

要是齐星涵刚刚还说诗词小道不值一提,看完后就哑口无言来个‘良才’,这写诗的人还不得被捧到天上去!?

群臣心思急转间,坐在女宾之中的松玉芙,缩了缩脖子,低着头看向裙摆,都快急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