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时代

在一片蔚蓝无垠的海面上,一艘老式英国邮船正在缓缓前进,在强劲海风的推动下,高大的风帆显得极为壮观,在桅杆上悬挂的英国旗帜也随着海风上下舞动。

这艘邮船的名字叫夏尔号,是原来英国皇家海军下属的一艘战船,后来卖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并且被改造成为了一艘邮船。可即便如此,邮船船舷下面密密麻麻的炮位,依然在警告着海面上的每一艘船只,它并不是一只听任宰割的绵羊。

夏尔号并非是从英国出发,而是从法国出发,搭载着几名神秘的客人,经过了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然后在巴士拉进行了短暂的停留和补充淡水后,转向东方航行,并且在长时间的航行后,逐渐进入了马六甲海峡。

“马上要抵达那个神奇的帝国了……”

“或许并不神奇,马克波罗也许只是一个高深的骗子……”

“可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身怀使命,不是吗?”

在略显豪华的邮船里,三名西洋人正在休息室的壁炉前取暖,脸上大多都带着几分和煦的笑容,可唯独话语中的交锋,却透出些许不和谐。

实际上这三个人的身份都十分不凡,其中一名满头白发的白人老者是英国派到宁楚的大使皮埃尔·古贝尔,而另外一名身材略显臃肿的中年人,则是法国派到宁楚的大使阿尔弗雷·科曼,最后一名皮肤白皙的中年人,则是受到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派遣的使臣埃里克松伯爵。

三人之所以乘坐一艘邮船前往东方,原因便是前番恩斯特的功劳,再加上多国驻亚洲的使臣报告,促使英国、法国以及瑞典决定遣使访华,促使对华进行直接贸易以及达成其他多项目的,而对于这三国来说,他们在访华之旅上有着共同的利益。

说起来眼下欧洲的局势并不明朗,虽然大北方战争的硝烟已经逐渐散去,可是仇恨却并没有淡化,特别是瑞典与俄罗斯之前的局势,却是越发显得紧张起来,若非刚刚继任的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努力平抑国内的矛盾,只怕跟俄罗斯的再一次大战就会重新打响。

对于欧洲其他各国来说,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北方战争的影响。其中大不列颠以及汉诺威国王乔治一世与丹麦、挪威、勃兰登普鲁士以及最重要的主角俄罗斯,达成了一项反对瑞典的联盟,并且成功地削弱了瑞典在欧洲的势力。

在1720年达成的《斯德哥尔摩条约》中,汉诺威—大不列颠和勃兰登堡—普鲁士与瑞典实行了单独媾和,成功瓜分了瑞典在北德意志的领土,而具备一定反俄倾向的法国则选择了调停,避免瑞典在波罗的海南岸势力的彻底崩溃,使得当时瑞典同法国的关系越发密切。

因此,当宁楚作为一个新生势力,却是俄人的重大战略敌人出现后,刚刚继任没几年的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顿时就忍耐不住,选择遣使访华,于是便正好连同英法两国的使者一道,乘坐夏尔号前往南京。

而这一次足以震惊欧洲各国的远航,被誉为前往远东的‘开拓之旅’,只是到底获得的是友谊还是敌意,谁也不清楚。

不过在举世瞩目中,俄罗斯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在听说了这件事后,只是轻蔑地对着英国驻俄大使说了一句话,“大不列颠无需为一个野蛮而落后的国家如此关注。”

对于宁楚的崛起,整个俄罗斯帝国都是相当恼火的,特别是当大清帝国被宁楚像扫垃圾堆一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被彻底扫除地干干净净,更是使得圣彼得堡的贵人们感觉到如坐针毡,这感觉就好像原来身边只是一只病土狼,可是现在却成了一头真正能够吃人的活老虎。

或许是傲慢,或许是敌意,圣彼得堡并没有想着给南京派去特使,甚至连更多的关注都没有——眼下的他们,依然想着在瑞典方向找到更多的扩张空间。

然而实际上,在此时的欧洲,除了俄罗斯以外,其他的国家对于东方的印象都是比较模糊的,对于宁楚这样的帝国更是有些看不清,而华夏辽阔的土地加上大量的人口,也使得欧洲人的态度十分谨慎——这是一个能够跟英格兰和法兰西平起平坐的东方大国。

“俄罗斯人在远东似乎得到了不错的收获,或许我们将能够看到未来一场爆发在远东的大战,只是相比起俄罗斯的那些灰色牲口,我实在是不太看好宁楚的努力。”

英国驻华大使皮埃尔·古贝尔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英国爵士,他望着阿尔弗雷和埃里克松伯爵侃侃而谈,实际上他也是在试探对方的情报。

埃里克松伯爵眉头皱了起来,与英法不同,这一次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派遣他遣往远东,很明显是带着特殊目的的——尽快评估宁楚的军事潜力,并且尽可能与其展开相关的军事方面合作,以牵制甚至是打击远东的俄罗斯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