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远瞩

天底下从来不缺乏聪明人,特别是对于宁楚的高层大族们而言,他们在证券交易所出现的时候,就十分敏锐地察觉到了它背后的潜力,其中分担风险倒是其次,更关键的是对财富规模的放大,这个作用要更加令人为之赞叹。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像钱氏商会在从事对日本贸易的过程中,能够调动的财富规模,可以很直观地用船只的数量来表示,船队的规模越大,则代表着财富越多,可是钱氏能调动的财富有限,调动的船只也十分有限。

可是在证券交易所经过放大之后,无数民间的游离资金都可以进入证券交易所,变成钱氏商会的股票,从而到达钱氏商户的账目上,这样钱会长就能调动十倍甚至是百倍的财富规模,能够造更多的海船,赚取更多的利益,从而助推钱氏商会的股票进一步高涨,而赚到钱的股民们,自然也会更进一步买入或者是持有股票。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凡是没有合适项目但是有大量资金的大族,都会选择去挑选几个拥有广大投资潜力的项目,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其中像皇家商会会长崔玉,就是在证券交易所里挑选项目的大客户。

在证券交易所的顶楼上,崔玉面带微笑地望着楼下的茫茫众生,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道:“财政部金融司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汪司长果然让人刮目相看。”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汪由敦脸上也是带着笑意,他是当初第一届科举时期的前五名,跟彭启丰、吴敬梓还有刘统勋这些人齐名,不过相对于在新闻出版司任职的彭启丰和在行政院办公司任职的吴敬梓都显得低调些许,甚至如今在地方任职的刘统勋,名声都要比汪由敦大很多。

因此,对于世人而言,汪由敦与他的同窗相比要逊色了许多,可是他并没有多少气馁,反而抓住了机会,在财政部厮混了一段时间后,果断加入了新设立的金融司,并且在恩斯特的帮助下,将眼前的证券交易所给开办了起来。

要知道,汪由敦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懂,不得不虚心向恩斯特以及其他的西人请教,甚至还把当初荷兰开办的证券交易所的资料拿来学习,在这般苦心孤诣之下,却是让南京证券交易所顺利开办了起来,也使得汪由敦成了半个专家。

“崔会长实在过誉了,汪某只不过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情,也算是没有辜负陛下的厚望。”汪由敦心中越是兴奋,他的脸上却越发显得冷静。

崔玉颇为欣赏地望着面前的汪由敦,笑道:“好好做,陛下对于证券交易所还是非常重视的,只要你做出了成绩,将来入阁想必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入阁……下官何德何能?”汪由敦心中一跳,却是显得紧张了许多,毕竟对于天下官员来说,谁不想进入内阁做上一任首辅?

在目前宁楚的文官体制当中,尽管有很多部分有着明清的影子,可是明显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像入阁资格上,根本不用像明朝那般需要有翰林出身的资格,简单来说,只要具备深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中枢部阁工作,就有资格成为入阁的候选人。

当然,眼下的汪由敦还不可能幻想到那么遥远,毕竟想要入阁,他至少还要经历两任地方两司任职和一次部阁尚书的经验,否则根本连资格都没有。而按照宁楚目前的官制,这三任官做下来至少需要十二年到十五年左右。

按照考满来算,一任地方两司官或者是部阁正官通常为两年一考,三考为满,正常升官逻辑是需要六年的,不过由于考满分为上、中、下三等,如果三次都是上等就可以减去两年,也就是四年才能调动一次,如果只有一次上等或者三次都是中等,那就只能按照原来的六年来算,如果都是只有一次中等或者都是下等,那就得恭喜老兄下岗再就业了。

没错,三次考满如果没有达标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降职处理,只有一条路能走,那就是撤职了事,至于能不能重新当官,就要重新回去考试,重新从最低的从九品开始做起。

因此,宁楚的官好做也不好做,大家从最初的秀才试开始后就能当官,但是想要升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至于连续考满为下等,那就说明老兄不适合当官,还是去干点别的吧,别来祸害百姓了。

汪由敦眼下只不过部阁的副司级官员,距离首辅那个位置,不说还有十万八千里,可是至少也得二三十年的磨勘才行。

崔玉微笑道:“汪司长确实自谦了,虽然你的同科好友他们,眼下走的路比你要远一些,可是放在整个官场生涯里,呵呵,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未来二十年内的四任阁臣跟你们关系不大,可是到了二十年后,没有别的意外,阁臣或许就要从你们当中挑选,汪司长还是很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