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还能叫八旗新军吗

听到宁渝这番问话,崔万采的脸上却是浮现出一丝苦笑,“如今朝廷其他方面的开支已经能减则减,而内廷也没有从国库走,已经再无可节省之地……唯独军费占据了整个开支的大半。”

这话说起来好像宁楚现在成了穷兵黩武的国家一般,实际上这并不出奇,因为这个年代的国家几乎都是这么穷兵黩武,甚至更加吓人,就好比在康熙年间,清廷每年大概有三千万两银子的岁入,可是光军费一头每年就得至少两千万两。

康熙年间,清朝经制之兵由八旗和绿营组成,其中八旗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合计二十万人左右,而绿营在五十到六十万人之间,除了平日里的饷银以外,并不算多,可是在战时为了鼓舞士气,基本上都会采用双俸双饷。

除此之外,在历次战争中,还有官兵在作战时的赏恤之费,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为清廷为了鼓励将士拼命,往往不顾军费支出的巨大,动辄选择加倍赏银以鼓舞士气,像三藩之战时,康熙就屡屡加倍赏银,导致耗银倍增。

在人的因素之外,像军粮器械也是一笔重要的开支。根据规定,口内口外以百里为一站,口内百里每车的运输费用为一钱五分,口外则为四钱,特别是在打准部时,动辄都是数千里,因此那银子更是如同流水一般。

因此在这么多的开支下,清廷的正常税赋根本不够军费的开支,经常还会采用其他的手段来搜刮民间,弥补军费的开支。

当然,现在这个难题也轮到宁渝开始头疼了,眼下不过只有十余万人的军队,可是真养起来也是一笔极为巨大的开销,根据枢密院那边给出的账本,如果只是眼下这个规模,日常的军饷开支是五百万两一年,至于军械和粮草以及其他的开支在六百万两左右,合计一千一百万两,而根据财政部给到的数据,今年宁楚的岁入也就两千万两左右的水平。

“眼下军费决不可再减……否则会影响到将来的北伐大计。”

宁渝抿了抿嘴唇,脸上有些无奈,以目前的体量来看,光是十余万人肯定是不够的,想要北伐至少得将军队扩充到二十万人到三十万人左右,也就意味着军费至少再翻一倍。

别说为什么清廷用两千万两能养八十万军队,而宁楚只能养二十万人,实际上完全是双方的构成不同,像一名绿营守兵的月饷银不过一两,而战兵则只有二两,可是复汉军普通士兵的饷银就有二两,像军官和士官的饷银会更高,此外像伙食、军服以及其他方面,复汉军的标准也高出绿营许多。当然,这些也是复汉军战斗力的来源。

财政部尚书董霖脸上若有所思,“陛下,若是能够将扩军放在明年应该是足够了……因为根据财政部的预期,明年工商税额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能够达到一千万两。而摊丁入亩的实施,也会使得田税提高一部分,因此明年一年的岁入能到两千六百万两到三千万两之间。”

不得不说,宁楚作为一个新生政权,再加上一系列新政的加持,在这方面的表现比清廷优秀太多,光是靠南方数省就能够将岁入拉升到过去整个清廷岁入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了清廷在财税方面的挖掘,其实还是存在很大的欠缺。

“如果明年能有两千六百万两,等同于在今年的基础上提升三成,如果有三千万两,则是提升了五成,军费上的支出也能相应进行提高。”

宁忠景脸上的眉头略微松缓了几分,嘴角也露出了笑意,“以目前的规模来看,明年扩充五到八个师应该是不难的……”

“既然如此……那就等到明年,到时候让枢密院重新给到一份全年的军费开支计划出来,与此同时,到了明年,相应的财政改革也要开始启动。”

宁渝有些无奈的叹口气,他越发有些想念恩斯特,希望对方能够赶紧回来,至少在这一方面,他宁某人也确实不太擅长。

在经过了相关的财政改革之后,到时候的宁楚便能初步整合南方的资源,再花一年的时间将军队扩充到二十万左右,也就能够开始准备北伐,基本上在革新三年的上半年,就可以挥军北上,鼎定江山。

不过从清廷内部得到的消息,雍正寄予厚望的十万新军,怕是再花上两年的功夫,也没办法跟复汉军一战,主要还是雍正这个假大夫,开出来的药方子味不对……

……

京城,八旗新军如今的大营被设在了西山,因此京城里的人又称为西山大营,里面每日里都会传来士兵的操练声和枪声,颇为热闹。

“啪啪啪——”

一队队八旗新军士卒持着火枪,在军官的口令下点燃了火绳,随着枪声响起,一阵浓白的烟雾却是掩盖住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