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

邬思道毕竟非同寻常之辈,自从跟随胤禛以来,屡献奇策,这一番自然也会积极去筹谋,只是人在局中,很多问题反而不能看得通透,因此一直苦思良久,却难以想到良好的破局之法。

一旁的李卫原本还不敢多嘴,可自从去年投入胤禛门下之后,一直都没有献上什么功劳,如今见到胤禛深陷逆局,心里却暗自觉得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当下便道:“主子爷,这做事也不止是一条路,若是前路无法可走,不如绕开走?”

这话说的迷迷糊糊的,让胤禛有些费解,可是在一旁听了的邬思道,反而听得眼前一亮,不过邬思道也只是眯了一下眼睛,却没有直接开口点破,他还要再听听这个李卫的想法,这便是邬思道的高明之处了。

李卫见胤禛不解,再看邬思道也不言语,便横下心来,将原来隐藏起来的一身匪气展现了出来,“四爷不妨效太宗故事。”这话可就说的太赤裸裸了,这里说的太宗可不是清太宗皇太极,而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心里都清楚,作为一个夺嫡的模板,可以说是自唐以后,所有夺嫡之争都不约而同想要效仿这位前辈,来个武装夺嫡,对于康熙年间的诸位阿哥,自然也是背得滚瓜烂熟,心里也未尝没想过。

可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啊,李世民自己本身就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在军内是有实力的,可他胤禛有什么实力?除了一个年羹尧总督远在四川,几乎就没有军中的支持了,反而是十四阿哥亲领抚远大将军,手下可都是精兵良将,说起来那位十四爷倒更像李世民几分。这个时候提起效太宗故事,究竟是何意?

想到这里,胤禛心里有些不快,只是他虽然生性刻薄寡恩,可也明白目前正是用人之际,也不好大加苛责,当下便想请这李卫先行离开。

只是还不待胤禛作何表态,邬思道却有些意外,他却不是什么正经读书人,而是那种真正的帝王师,因此一听到这个建议,反而微妙的轻轻点点头,低声细语道:“四爷,这主意并非全无希望,关键时刻是能够扭转败局的。”

胤禛苦笑道:“邬先生莫要玩笑,这岂是是儿戏之言。”话虽这么说,语气却已经有所犹豫了。

胤禛心里也明白,无论成不成,这一步恐怕都会走上一遭。若是当不了皇帝,如何能实现他心里的那些志向?他不会甘心的,因此无论如何,胤禛都会选择一搏。

邬思道微微一笑,也只是点到为止,多的话根本不用说,只要坚定了胤禛内心的这个想法,就足够了,至于怎么做?这不是还有个李卫吗?

从那一日开始,雍亲王府便关了大门,不再迎接外客,至于原因很简单,雍亲王要闭门潜心向佛,不见外客。当然明面上是这么说,可是粘杆处的探子们却越发显得活跃起来了。

整个京城因为十四爷的即将回归,变得暗潮汹涌,各大家族之间在暗地里不知做了多少交易,又不知重新划分了多少利益,波云诡谲之下,置身于中心地带的复汉军,却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

楚逆一事似乎根本没有在这些大人物心中真正停留过,宁忠源、宁渝等几个名字或许会在脑海里一划而过,却根本不会留下半点印象,在这些大人物心里,真正在意的永远是康熙皇帝的一举一动。

可就在此时,复汉军却没有停下脚步,根据大都督府发布的命令,将针对目前的复汉军实现大整军,扩充战力,以便于迎接即将来到的湖广决战,谁都知道,这一战无法避免,可如果赢了这一战,局面又将会进入一个新时期。

宁渝作为枢密院副使,自然统筹这次的整军计划,每日里忙得昏头昏脑,连带着崔姒,也跟着忙乎了起来,二人虽然即将结为连理,可是此时却也来不及去考虑这些东西,因此倒也少了许多尴尬。

根据之前的计划,新的复汉军将采用三师编制,每师五千人,所欠缺的燧发枪将在月底补充一次,不足的暂时以缴获的清军鸟枪先进行代替,而火炮基本没有缺口,因此这一万五千人的装备基本齐全,战斗力也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原先俘虏的清军,除了剪辫投诚的一些绿营官兵其外,其余人都全部打入矿场进行劳作,这样一来也使得矿产的开掘速度日益加快,所炼出来的熟铁产量也在不断增加,枪炮坊所生产的枪炮也越发多了起来。

宁渝还挑选了一部分新兵和一部分老兵组成了一只守备部队,一共九千人,分为三个守备团,分别驻扎在武昌、汉阳和黄州三府,这样一来即使主力不在,也能在清军的围攻下坚持一段时间。特别是为了考虑到放心,这三个守备团的主要将官几乎都是宁家子弟组成,根本不用担心会不会出现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