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救命之恩(第6/13页)

偏偏丈夫在做工途中摔断了腿,这下子彻底没了收入来源。

即便是丈夫和孩子们什么钱都不花,可她还要吃药……

他们就通过了基金会的审核,“花火”会定期给他们捐款。

在没有人为渐冻人这个项目定向捐款时,给他们的善款是来自于不定向捐款。

基金会更推荐大家选择不定向捐款,这样就可以按需分配,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定向捐款的话,像是某些接收到善款比较少的项目,那些被捐助者就会出于比较尴尬的状况,也达不到慈善的目的。

不过这和只是推荐,基金会并不强制,普通捐赠者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就好。

基金会的引导更多是针对企业的大额善款。

在这个渐冻症受捐助者的身份信息曝光之后,着实让很多人同情不已,勾起了大家的怜悯。

最重要的一点是,真实。

这是真实鲜活困苦的一家人,更难得的是,在这家人的身上没有看到争执吵闹,没有看到抛弃放弃,也没有看到一片黑暗。

虽然前路依旧是绝望的,但他们都在认真对待,在努力生活。

这样的一家人,很难不打动人。

有人提出要给这家人定向捐款,但是按照“花火”基金会的要求,是不允许通过基金会定向给某一位受捐助者进行捐款的。

当然了,私下的捐款基金会管不了,不过如果有绕开基金会,自行给这位受捐助者捐款的话,那么在下一次审核之后,就会剥夺这位受捐助者本次在“花火”已经通过审核的资格。

这并不是强制要求所有善款一定要通过“花火”基金会,而是按照正规程序来说,如果受捐助者已经接受了社会捐赠的话,那么他的经济条件当然就不符合“花火”基金会的要求,那自然就会取消资格。

很显然,如果单独接受社会捐款的话,受捐助者能够得到的善款会更多。

而如果善款通过“花火”基金会,那么受捐助者只能得到基金会审核之后所给发放的善款。

基金会对善款发放数额的审核也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一般都是以能维持受捐助者基本生存生活需要为标准。

而如果是个人接收善款的话,那数额绝对会高得多。

几乎社会上任何一个有知名度的受捐助人,他们最终得到的善款都远高于他们本身的需求,有些人在治病之后,会把剩下的善款捐赠出去,而有些人就会把这些善款用于个人消费开支。

还有些受捐助者接受了巨额善款之后,不治身亡,剩下的钱也不会再还给捐助者……

对于这位渐冻症患者来说,如果她开放接受社会善款,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以现在她的知名度来说,能够接收到的善款数额,绝对会远超“花火”基金会在审核之后发放给他们的,不是超过一点点,是一定会超过无数倍!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放弃“花火”的资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两种互相权衡之下,肯定是自行接受善款更好,能获得更多。

但是这家人拒绝了。

他们通过采访的记者向公众声明,请大家把善款捐赠给“花火”基金会,再由“花火”基金会在审核之后,发放给需要的受捐助者。

这样,才会有更多类似的患者受益。

而不是把那么多善款都用在一个人身上!

一时之间,“花火”接收的善款暴涨。

于是,“花火”和相关的话题再度霸屏热搜。

好不容易上来的有关霍延专辑歌曲的热搜,都被压在第五之后。

但是渐渐的,随着听过歌曲的人越来越多,歌曲的讨论也开始节节攀升。

“《灰》听着太致郁了,天哪,我听了一遍之后就不敢再听了,但是又忍不住特别想听。我去年检查出来癌症的时候,就是那种心情。就是好像本来晴空万里的天空,一下子就灰了,眼前全都是雾霾,阴沉沉的空气环绕着我……就是走不出去,没有出口的感觉,可同时又渴盼能有一缕阳光穿透阴霾……”

“友情提示,有抑郁倾向的人千万别听《灰》。”

“我觉得最绝望的是《默》,这首歌的歌词全程只有寥寥几句,更多的是吟唱。如果说《灰》是灰色的话,那么《默》就是黑色的,纯黑,像是一个封闭的盒子,一丁点儿光都透不进去的那种。”

“《默》的感觉有些奇怪,整个编曲也很奇怪,霍延这张专辑是打算走暗黑风格的吗?我听《灰》的时候就有一点点感觉,听到《默》时,那种编曲违和的感觉更加强烈……有种断裂感,撕裂感……就是我也说不清楚……等听到《空》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好像五感都被剥夺了的那种空。真的是空。”

“经常会有人说霍延江郎才尽,说霍延的某一首歌是他的巅峰,但是吧,每次霍延出专辑之后,那些人就会被打脸,因为霍延永远还有更高的顶峰。这张专辑我听到《空》的时候就知道,这首绝对是近几年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