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永远(第2/4页)

他喜欢用宽大的掌心抚摸少年的头,抚过少年柔软的头发。

喜欢看少年在他眼前奔来跑去,摘下野果,捧到他面前,仰头对着他笑,轻轻唤他“哥哥”。

太清渡厄剑被当成了劈斩树木的斧头,而他从来只握着剑的掌心,也慢慢多出了长时劳作的粗糙。头上银冠除去,长发只随意束在脑后,袖子卷起,露出手臂以便动作。

他越来越像一个山野中人。

一个活着的人。

而不是雪山之上一具只会修行的人偶。

夜晚,他屈膝坐在篝火前,翻烤着猎来的野物。夜空繁星璀璨,银河横掠,少年眼睛里盛着火光朝他望来,漆黑无神的眼睛里映出他的身影,好似天地人间,只有他一人能够留在少年眼中。

他想留在少年眼中。

在桃谷的第三年,他身上的伤势渐渐开始恢复。

脑海中偶尔会掠过一些漫天飞雪的画面,他蹙着眉心,本能不愿回想。

他只想留在当下。

只是秘术压制渡劫的时间只有三年,应有的劫难终究会如期而至。

第三年末,桃谷之中下起暴雨。

冥冥之中他知道这场雨是冲他而来,留在这里,少年会有危险。

可不在这里,他又能去往何方?

太清渡厄剑有灵,感知到天劫酝酿的危险,在他手中发出低哑剑鸣。剑气倒灌入体,令他体内堵塞的灵脉轰然冲开,他闷哼一声,漫天风雪和桃花源中满目桃花汇成一处,渡劫之前的记忆尽数想起。

他是天宗宗主。

三岁习剑,七岁入道。修无情道。剑术睥睨人间。

他是少年的哥哥。

劈柴生火,山中狩猎。与少年共处三年。比亲人更亲密无间。

他是谁?

暴雨之中隐隐开始有雷声酝酿。

他不可再停留此间。

渡劫期的见识足矣他分析出少年身上之所以目盲,是因中毒之故,并非天生。他在屋中留下了一瓶丹药,可洗筋伐髓,解除万毒,乃是他许多年前,在上古秘境所得,在修行界之中万斛灵石难买一枚。

又将身上玄纹血魄玉留下,这是他的宗主信物,上面有他所镌刻的阵法,即使他遭受不测,也能够保护少年以后不遭受天灾人劫。

将两物留下之后,他已经没有时间再与少年告别。

御剑前往百里之外,迎接迟了三年的天劫。

蜕凡天劫乃是人与仙之间的第一道坎。九重雷劫同时伴有心魔之劫。他修无情道,故此,少年便是他的劫。

只有默念无情道心法,强自将少年遗忘,与道合真,才能够蜕凡登仙。

——他不愿忘却。

他选择了以力破劫。

太清渡厄剑斩破九重雷劫,斩破心魔劫难,蜕凡的一瞬间,世间万物仿佛都离他远去,他站在皑皑雪山之巅,忽然意识到,他错了。

无情道不容情爱。

他所谓的以力破劫,强自登上仙阶,斩破心魔之时,也是将自己心心念念之人,一并斩去。

风雪弥漫,桃花褪色。

他伸出手在空气之中抓了抓。

却已忘了自己究竟要抓住什么。

渡劫代价极重,何况他本来伤势就未曾痊愈。

他御剑回到天宗,倒在悬壶峰中。

之后一晃经年。

他醒过来,梦中总有桃花和虚幻人影浮现。

无情道的境界令他下意识不去深想。他以为那只是虚幻的心魔,他作为人所残存的欲念。他要突破踏虚,必须要把欲念斩破。于是他在望云峰上闭关,再不沾染红尘俗事,以求心境无暇。

可他并不知,他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渡过蜕凡劫。

心魔纵然能斩破一瞬,依旧会慢慢复原。

要保持境界,只能日日背负风雪,独自修行,不再回想。

他就这样渡过二十余年。栖云君垂下眼眸。

“我终日在望云峰上修行,静观风雪,参悟大道,二十年一瞬而过。可而今想来,却觉太过漫长。不知不觉,你……已经长成了这般模样。”

他凝视着叶云澜,从发梢到面颊,试图寻出旧日少年模样。

叶云澜的面容其实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长开了,五官眉目更加清晰。然而他的气质,却已与少年时迥异。

少年时候的他明艳如桃花,笑靥美好得令人想要把天上的星星都摘来送予,而今的他却静默如霜雪,少有表情,苍白病弱,神态透出与人世隔绝的厌倦。

却更加美色迫人。

如脆弱易碎的琉璃,如纯白无暇的画卷,让人想要将之打破污染,又想将之收藏珍惜。

栖云君说完一切,又重复了一遍:“我已全都想起来了。”

叶云澜听着他陈述二十多年前的过往,却发现自己已回忆不起当年自己的感受了。

他曾怀揣希望走来天宗,又被容染毁去希望。而后几百年,他遇过很多人,经历过许多事,而后往事皆如尘烟消散,栖云君所说一切,仿佛已隔着一层厚重的帘幕,在遥远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