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当年的政委(第3/4页)

陈敏佳疑惑地开问:“武汉人都这样热情吗?”

朱凯喝了酒,开车的人是吴佳怡。她笑道:“说不清楚,也分人吧。”

朱凯在副驾驶座上笑:“武汉人讲话很好玩,他们噼里啪啦眼红脖子粗的时候未必是在吵架,就是他们说话的风格。”

郑明明却轻轻问了句母亲:“妈妈,他就是当年那位政委吗?”

陈凤霞点头:“是啊,你爸在部队当上文书也是被他选中的缘故。”

陈敏佳这才恍然大悟:“哦,因为他一直赏识姑爹,所以才对我们这么好的。他可真是伯乐。”

郑明明低低的“嗯”了一声,便不再开腔。

周政委是伯乐,然而郑国强这匹千里马却始终阴差阳错。培养潜水员时,领导头一个想到他,奈何他牙齿不够整齐落选。部队提干,说要有下基层的经验,政委又赶紧让他去当司务长,然后还养了三个月的猪。回去后,上面的政策又变了,提干不成功。

总之,就是不停地追,不停地棋差一招,让人唏嘘命运的无常。

后来上面又下来新政策,提干的人得先上军校。周政委兴高采烈,因为这个连招呼都不用他跟人打,郑国强文化水平没问题的。可领导又习惯了大包大揽,在上面办公室里瞧见郑国强的志愿表之后,他感觉这个年轻人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志愿报的太保守,于是他大笔一挥给人改了志愿。

在那个年代,领导替下属做决定,又是是部队这种地方,简直理所当然。

然而这一改,彻底断送了郑国强在部队提干的希望。当年学校的录取分数发生大变,按照前一年的分数线,郑国强哪所学校都能上,结果今非昔比,他最终落了榜。

这几年的时间一蹉跎下来,迟迟没能提干的他,只能无奈踏上复员的队伍。

临走的时候,政委拉着他喝酒,一直不吭声,愧疚和遗憾都在酒水中了。

这些事,郑国强没和小孩提过。在妻子面前说时也就是感慨。他恨政委吗?当然不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况且政委真的是好意。结局不好,只能说命运无常。

陈大爹不知道还有这出内情,只有些忐忑不安:“太麻烦人家了吧,今天人家一直开着车子带我们逛来逛去,还领我们去了黄鹤楼,中午又请我们吃饭。这个,太打扰人家了。”

陈凤霞心道,周政委需要的就是这份打扰。

这位老领导一直想为郑国强做点事,但是江海和武汉隔着这么远,他鞭长莫及。现在郑国强终于算是混出头了,他自己抽不出空过来,将家人送到周政委面前,就是想告诉老领导:看,没事了,没在部队提干转业,他也混得不错。工作和家庭都好。

她笑道:“没事,周书记不是说赶明儿有空到江海玩嚒。国强在江海的战友有好几个也是当年他手下的兵呢。到时候,咱们好好招待他们一家人就好。现在我们太客气,反而生分了,让人不自在。”

陈大爹这才勉强被说服,点点头道:“好吧,喊他们来江海。我跟你阿妈算是把江海都跑了个遍,一年四季,他们想玩什么,我们都能给找到地方。”

朱凯笑道:“哎呀,爹爹您真是路路通了。”

陈高氏笑了起来:“前面小梅喊我们爹爹婆婆的时候,我还吃了一惊,心道这姑娘怎么能乱叫。后头我才反应过来,人家就是这么称呼老头老太太的。”

陈敏佳赞叹:“朱凯哥哥,你武汉化的可真快。”

朱凯一点儿都不含糊:“当然,我想挣武汉的钱嘛。”

净说大实话。

吴若兰转头看窗户外,认真地点头:“武汉的消费市场好大的,看,街上全是人。”

陈大爹和陈高氏也惊讶,他们印象中的武汉繁华又热闹,码头文化盛行的地方,肯定夜晚都人声鼎沸。可是老头老太太没想到,居然会这样热闹啊。

这可真是座生机勃勃的城市。

车子一路开回招待所,大厅里已经有客人在等待。他个子不高,瞧着最多二十出头,却已经挺起了小肚子,文化衫穿在他身上都有些紧绷。

瞧见朱凯,他赶紧伸手打招呼。

朱凯笑道:“呀,熊老板,怎么还麻烦您亲自跑一趟。我们老板还说马上去你那边看货呢。”

这话真虚伪,你要真直接登门,你干嘛告诉人你什么时候到招待所?

熊兴林赶紧摆手:“不不不,我应该的。这边夜路不太好走,我带路方便些。”

陈凤霞点点头:“我听朱凯说了,你有八百件婚纱准备出手,大致的价位如何?”

熊兴林强调:“我这都是新款好货,市面上价格起码上千。”

陈凤霞摇头:“婚纱换季很快。实不相瞒,我们干这个行当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们在深圳有店,是长期跟婚纱厂打交道的。现在客人一天比一天要求高,你这已经是积压的货,我到手之后还得请人在细节上进行补充,不然客人未必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