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水楼之局(上)(第2/3页)

一张又一张纸被填满。

期间,汀幽几次催促用膳,李明廷充耳不闻,只字不理。

汀幽深感震惊,作为贴身的宦官,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陛下如此沉醉于某件事。

直至下午,雕琢气太阳光黯淡过后,李明廷收笔,此时,他的手已经有些颤抖了。

他看了看亲笔,又看了看何依依的信,大叹一声,“天壤之地,谓有何郎。”

“陛下,此信所谓?”汀幽难免好奇。

李明廷喜笑颜开,“此信可谓绝色!当吾辈研读。”

汀幽震惊无比,他听见李明廷居然用“吾”自称。这意味着,李明廷将这封信视作为等君之物。

正当李明廷食髓知味,欲再次研读之际,第二十五张信纸以气息的形式浮现。

一行字出现。

“如上!陛下是否认同小生见解?”

李明廷挑眉,“有点意思。”这是要跟朕对话吗?

他想了想,提笔不蘸墨,凌空虚写:

“何郎才情旷古烁今。”

第二行字浮现。

“小生有一计,可解叠云困局。”

李明廷皱起眉,他知道何依依说的困局是什么。若是之前,他会觉得何依依说的是战局,但是看了信之后,他知道,何依依说的肯定是叠云建王朝之困局。

“何解?”他再次凌空虚写。

“西北之战,需大胜,切不可退让!黎民信力当为首要。圣人之奕,并非关键,不可以此为立。”

李明廷顿时眉头深皱,何依依所言,与叠云国现在的行动完全相反。他不能理解。

“此为何?”

“国运、实力、认可、信力,为国之本,叠云做局千年,国运充沛,实力深厚,认可明朗,唯有信力低微。古往今来,众国皆不以为意,在于其发展循序渐进,而非核心收缩、局部扩张,亦有等同之法,然未及信力者,皆溃之高楼蚁蚀。信力为国之蒙蒙,无形其意,有意起形。”

李明廷思量许久。他对何依依所说难以理解,同何瑶一样,他无法跨越千年的鸿沟,站在史实之外去看待一件事,本就是史实中人,自然受着历史规律的影响,无法明晰何依依之言是否为真。但他找不出其中的漏洞,并没有觉得何依依是在骗他。

无法得出结论,他选择迂回。

“何郎所言如繁星,谓之为何?”

“何家所遇困局,同叠云相当,故欲借叠云之势破局。”

何依依的回答很直接,挑明了跟你说那么多,是想让叠云国帮助何家。

这个回答反而让李明廷放心。他不觉得一个人会毫无目的地施加善意,馈赠事物。但即便他很放心,仍然无法认同何依依,毕竟叠云国按照之前的计划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若是按照何依依所说,推翻重来,要是失败的话,付出的代价很大很大。他不敢去冒险,叠云国稳打稳算上千年,他不想毁在自己手上。

“何郎所言极是,但叠云尚有解围之术,不必在意。何家需借叠云之势,也无不可。”

尽管李明廷不想接受何依依的建议,但他仍然愿意何家借势,因为何依依在他眼里是比整个何家还要珍贵的存在。从之前在明安城他就很在意何依依的成长,只是没想到,成长来得那么快,那么出乎意料。

“还请陛下多加考虑。”

“朕会考虑的。”

“西起喧嚣,北显纷杂,东生岌岌,南有蒙土。”

此句显露后,这第二十五张信纸轰然粉碎,消散殆尽。

李明廷皱起眉,他不理解何依依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也没来得及去问。

他想说什么?

何依依给李明廷的惊喜太多,以至于他将起看作是一个了不得的谋士,无法不在意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他想了想,会不会可能在信里面暗示了我什么?

这么想着,他重新捧着信纸继续研读。

汀幽说道,“陛下,该用晚膳了。”

李明廷丝毫不觉得疲乏,随口说,“不必了。”

“陛下,龙体为重。”

“朕说,不必了!”

汀幽拜倒在地,随后退下。

一连整夜,御书房灯火长燃。

君安府何家。

“李明廷果然没有任何我的看法。”何依依笑道。这并不出乎意料。

何瑶说,“那接下来,就是你说的国运危机?”

何依依喝了一口茶水解渴,“没错,国运危机。其实也说不上危机,反而是对叠云国的助力。”

“怎么做?”

“大周无愧千年王朝,格局比没有建王朝的叠云国大上一筹。他们知道叠云国的弱势之处在哪,所以在正面对抗的同时,以和平之术影响叠云国内在。”何依依说,“从影人们的情报来看,叠云国内长期存在着分布较为散落的一群人,他们大都是文人,有诗人、书法家、棋道高手、小说家,亦有官家之人,史官、翻书郎、礼郎等等,这群人,喜欢以吹捧大周的方式贬斥叠云,谓以‘批评’,求以‘进步’,从而受到民间喜爱。因为这群人所行之事并不立马影响叠云风气,但长久以来,在一代人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观念,直白的便是大周好,叠云不如大周。没有人把他们当作一个群体,自然也就无从针对,无从定性,而叠云朝廷自然无从干预,所以任由他们侵蚀叠云黎民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