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于公湖(第2/2页)

朱祁镇心中暗道:“于先生,这是我给你最后的礼物了。”

朱祁镇一声令下,将三角淀改名,不过是朱祁镇南巡的一件插曲的,但是在这一代却成为了永恒的民间传说。

就这样,朱祁镇的车架以固定的速度南下,而朱祁镇却视沿途的情况,提前或者拖延一段时间,带着数千士卒的护持之下,去参观了很多地方。

这些地方大多都是重要的水利枢纽。

比如说山东张秋镇。

历史上山东张秋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利枢纽,但是而今的张秋镇要比历史上要重要太多了。

因为而今的张秋镇就是黄河河道与运河河道相交的地方。

是一座非常繁杂的水上立交桥。

如果黄河水位固定,这里的闸门也就常年开启,但是很遗憾,黄河水位季节性是非常明显的,夏季与春冬时期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运河在这里,就要换船,换成在黄河里面航行的船只,到了对面之后,然后再换一次船。

于是南北客商就被迫在这里停留,或等船。很多人干脆将这里将货物发卖了。于是乎张秋镇就越发繁华起来。

成为运河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节点。

一路上沿着运河南下,视察了运河沿岸大部分地区,这毕竟是大明最繁华的地带。虽然运河在大明官方运输的重要性大幅度下降,但是民间利用运河的商人却变得更多,似乎大明放弃漕运大部分走运河的行为,并不妨碍运河沿岸的繁华。

当然了,这也与驰道也是走这一条路的有着密切的原因。

不过,朱祁镇也发现一个问题。

大明行政区调整之上,也有一些滞后,特别运河沿岸很多镇,人口比一些偏远地方的县人口都多上不少。

但是每一个镇上的常驻管理人员并不多。

这还是好的。

这是因为吏员改革之后,府县的人手多了,这才是管理人员并不高,而不是根本没有人怎么管理,镇子上几个大家族,商议一下,就能将这一件事情给定下来。

所以,朱祁镇给韩雍写了一封书信,就是讨论一些地方的是不是要增设县数量。其实运河沿岸的情况,并不是单单是运河沿岸的问题,而是很多经济高速发展的地方都有这样的问题。

一条鞭法之后,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大大减轻,与此同时城市化自然会开启了。

当然了,这个时代城市化,与后世的城市化根本无法相比,但是道理却是一样,在江南,浙江北部很多小镇都有好几万人之多。

这些小镇该不该设县?

这个问题,朱祁镇一时间也没有答案。只能与韩雍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