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封爵风波

朱祁镇刚刚回到北京之后。

明报就已经发声了。有很重的笔墨描绘出蒸汽机,并指出蒸汽机而今两个作用,一个是用来提水,一个是用来代替马匹。在驰道上奔驰。

朱祁镇之所以,将这一件事情闹得声势浩大,就是想做一种科学的推广。最少让大明百姓,心中有这样一个概念。

大部分平头百姓都是将这一件事情,当做奇谈怪论,有相信的有不相信的。

相信的觉得明报可是朝廷的喉舌,不应该乱说话,有的人觉得这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总体上来说,不过是一些茶余饭后的议论而已。

真正敏感的人,却敏锐的发现这里面一些细节。那就是朝廷对贝琳有封爵的意思。

这一丝风声,却让很多人感到不对劲。

感到不对劲的人就有吴与弼。

吴与弼主持天理报数年,一方面面对各种政治风云发声,另外一方面,吴与弼一心想要找到理学的外王之道。故而一直在心中苦苦思索,心力消耗极大。

短短数年,吴与弼就老了许多。

而这个消息,让吴与弼心中更是吃惊,他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样做?

做了几年白衣御史,每日揣摩政令,议论文字。另一方面研究典籍,从中找出一条合陛下心意的道统。

吴与弼对陛下心意揣摩了不少。

不敢说,这里面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大体上还是了解的。在他眼中,皇帝本身是一个很重视规则的人。看似皇帝变更法度弄得轰轰烈烈的。但是对朝政本有一些原则,还是比较遵守的。其中就有非军功不得封爵,为了这一件事情,还与母亲闹得很大。

这一点,北京人都知道。

那么为什么,皇帝会在这个事情上,却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

作为内阁首辅,刘定之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维持原则,维持朝廷体制,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是吴与弼就不一样了。

他又不在其位,他更想知道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也好完善他的理论。让理学重新回到他该有的位置上。

他心中暗道:“这一切的关键都在蒸汽机,或者说贝琳身上。”

所以他起了去拜访贝琳之心。

吴与弼在京师数年,虽然没有一官一职在身上,但是早已名动天下,成为天下知名大儒。

甚至比当初在江西的时候,名望大多了。

这也是报纸的力量之一。

之前吴与弼的名声,仅仅是在官场在士林之中,而今即便是贩夫走卒,都知道有一位吴先生学问极好,人品绝佳,即便是皇帝也要看重的。

如此一来,吴与弼声名日隆之时,也为自己搭建了一张关系网。

他起了拜访贝琳之心,很快就摸清住贝琳的情况。自己带了一个弟子,就去登门。

只是到了贝家,却见外一片狼藉,而大门紧闭,不管怎么敲就是不开门,但是听里面的声响,却还是有声音的。

吴与弼自然是锲而不舍,让弟子一直敲门。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老仆打开一道门缝,说道:“你们烦不烦——”

话音未落,就看见眼前的吴与弼。

吴与弼一身简单的青衿,头发白透了,但是他读书多年,早就将书读进骨子之中,一股气质透了出来。

让这老仆一见,就知道气度不凡,不是寻常人。这才改口说道:“先生是——”

吴与弼示意弟子将拜帖奉上。说道:“吴某拜见贵主人,还请一见。”

老仆双手接过,立即关上了门,脚步急促的去了后院。

不多时,贝琳脚步匆匆而来,让人大开大门,随即作揖道:“没有想到吴先生来访,实在是失礼了,恕罪恕罪。”

贝琳虽然是三品官,但是却是杂流进取。在社会地位上,未必比得上桃李满天下的大儒吴与弼。

吴与弼还礼道:“是我冒昧了。”

贝琳似乎在恐惧什么,连忙请吴与弼进去,又令人将门关上,插上好几道门栓,似乎担心有人用巨木撞进来一般。

看老仆做完这一切之后,贝琳才放松了一点。他看见吴与弼奇怪的目光,说道:“吴先生莫怪,因为陛下厚爱,欲封我爵位,弄得朝廷之中,议论纷纷,有些言官学子,以为我是霍乱之源,特别上门来,请我辞去。其实在陛下有意的时候,我已经第一时间请辞,奈何天意莫测,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先生如果是因此而来,只能白跑一趟了。”

贝琳以为吴与弼是因为这个而来的,故而将仇话说到前面。

吴与弼听了,这正印证了他的猜想,贝琳不是不知进退的人,是知道分寸的,而今他都不想要这个爵位,那么就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为什么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