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

伯颜帖木儿这一番心思。只能深藏在他心中。

不过,他这一番动员,却刺痛了很多瓦刺将士的心。

很多人都觉得游牧民族就不眷恋家乡,其实不然,虽然游牧民族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游荡,但是什么时候去那个草场,大体上是确定的。

他们虽然每每离开自己的牧地,但是都知道下一次重逢在那一个季节。但是而今却再回不去了。

很多如伯颜帖木儿年纪相仿的将士,都纷纷留了下来。

于是乎伯颜帖木儿收揽数千瓦刺士卒,又强征了西域本地部落的壮丁,总计两万于人大炮十几门,决心死守亦力把里。

而就在这个时候。

方瑾此刻也打开了哈密的大门。

哈密王本来想拖延两日,只是听说大队明军出现在天山以北,二话不说,肉缚出降。

方瑾也不客气。直接宣布哈密王与瓦刺勾结,鼠尾两端,槛车送入京师,留数千人汉人驻守哈密,大军继续前进。

对哈密的处置,从一开始就确定的。

无他,一旦大明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哈密这个交通要道,怎么可能让别人占据。

哈密王完全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而已。

之后大军进程顺利。

从自然环境角度整体上来,天山以北是好过天山以南的。

天山以南除却天山雪水一连串河流所形成的绿洲之外,就是沙漠了。大名鼎鼎的塔里木干沙漠,并非没有城市,甚至还有一些农业城市,但是他们都分布在塔里木干沙漠周边。

相比于天山以北大片的草场来说,天山南北在阿次帖木儿心中,孰轻孰重也就一目了然了。

瓦刺的重心不在此处。

所以明军所过之处,都纷纷投降。

一时间方瑾所做的事情,似乎是封官许愿安堵百姓的居多。少规模厮杀还有,但是大体之上,每有那一个城市敢顽抗天兵的。

只是如此一来,方瑾就越发忧虑了。

方瑾与石亨的性格完全不同,这样的情况石亨根本不会多想,只会穷追猛打。但是方瑾却心中提防瓦刺有诈。

担心,瓦刺是不是集中兵力藏在某处,等待明军露出破绽来了。

于是动作相当小心谨慎。

只是做完之一切之后,却听见石亨下令,大军攻亦力把里,进程并不顺利,甚至让石亨恼怒到下令屠城。破城之后,许屠城三日。

方瑾大吃一惊,立即将天山南边的事务分给了下面几位副将,他带着三万骑兵穿过天山,直奔伊犁河谷而去。

等方瑾到了亦力把里城下的时候,围攻了一个月左右的亦力把里,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亦力把里之所有如此的难以攻克,并不是因为亦力把里是什么坚城,也不是明军攻城的手艺潮了,更不是伯颜帖木儿是什么厉害的守城名将。

亦力把里是一座老城,还是大元时期修建的。对于火炮的防御并不强,而伯颜帖木儿是研究过攻防之道。

但是如说伯颜帖木儿是此道名将,那也是说笑了。

真正让石亨久攻不下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石亨军队之中组成。

都知道大军攻城火器为先,但是石亨军中只有手铳,火铳这样的轻型火器,至于攻城用大炮,是一门都没有的。

不仅仅石亨没有,连方瑾军中也没有多少。

原因无他。

其实明朝在很多地方都继承蒙古的制度。特别是在军事上面骑兵上面。

这一次骑兵行军的后勤辎重,是大明征发了百余万马匹供给的,看似前面只有二十多万骑兵,但是在后面跟随的马群,与牲口群,却远远不止这个数目。

正因为这么多可以移动的粮草,明军大军在进攻西域的时候,才能如此快捷,如此迅速。从草原上径直过去。

想想这个画面,如果携带了大量的火炮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本来就没有道路的草原之上,根本承受不住,数百斤,数千斤炮车重压,只能走上几里,铁车轮就要陷进土地之中,纵然你用多少匹马拉都不行。

在没有足够火器的情况之下,围攻有火器护卫的城池,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石亨自然不会用本部人马,而是驱赶俘虏的部众攻城,将当初瓦刺攻大明城池的手段,原原本本的还给了瓦刺。

瓦刺的火器数量不足。

阿次帖木儿一直没有停下来模仿大明的脚步。

在火器方面也是如此。

在亦力把里这里的火器,一部分是从大明军队之中缴获的,一部分是他们仿制的,一部分是西域流传过来的。

如果不是阿次帖木儿转移了战略重心,将这里的火器带走了不少,成为他攻城拔寨的利器。

这里的火器数量上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