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

木船就是这样难沉,即便船上的人不去维护,想要沉没,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吴瑾扫过战场,心中暗道:“朝鲜人已经败定了。”

混战之中,明军输出的伤害明显要高于朝鲜船只,朝鲜船只在面对大明船只,明显的挨了近丈,让朝鲜士卒,接舷战的时候,有一种攻城的感觉。

而这个城池,根本没有别的攻城器械可用,只能容绳梯,软梯。

这样的绳梯软梯,在面对船头弓箭火铳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还手之极,特别是面对大炮轰击出来的散弹雨,更是他们噩梦一般的存在。

总体人数上来说,朝鲜士卒是超过明军士卒的,但是海战计算人数,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每一艘船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整个海战甚至可以分割成一个个单独的接舷战来看。

不管朝鲜人数多少,战斗的时候,更多是一艘船对一艘船,或者一艘船对两艘船的战斗,明军船大,人多。就是在接舷战中,一直是处于以大欺小,以多打少的地步。

想失败都很难。

当然了,朝鲜军队还是有战斗力的。

有一两艘船倒霉,先被火船烧着了,然后被好几艘船靠了上去,甚至被人攻到船上,但是明军水手也不是吃素的。

海运总兵官麾下的士卒,按理说是山东,江南,天津沿海等几个卫所抽调的士卒,但是卫所的士卒的战斗力,也就那样。

王英每年押运数以百万石的粮食,特别是运河出事的情况之下,海运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了。

不出事就好,一旦出事,王英可以想象,死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他整个家族都要被牵连进去。

所以,王英对加强海运船队战斗力上面,不遗余力,而他上面正好有一个将运输船队当做海军来培养的皇帝。

在军备上,海运总兵麾下的船队,比京营火器率还要高。但是在人员之上,就差多了。

王英就用了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招揽,知根知底的,在海上能战斗前海盗,或者前海商。

王英而今座下猛将黄萧养就是这个出身。

其次就是默许船员夹带。

每一个士卒都有一点夹带空间,从江南带货到天津,或者说到天津带货到江南,眼光准的,说不定能大发一笔,眼光不准的,只要随大流,也能搞上几两银子。

所以说,单单论待遇的话,海运总兵官麾下这一万多人,未必比京营差。

喂饱了银子,手中的家伙还可以,自然就能打了。

在劣势的时候,能不能奋战到底,不知道,但是在占据如此大的优势之后,痛打敌人,却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故而双方鏖战一天,到了下午时分,朝鲜船队终于崩溃了。

倒不是朝鲜船只一直能够坚持,而是朝鲜水师将领似乎也知道自己下面人不靠谱,所以他们选择了上风向。

顺风攻击敌人,固然占了便宜,但是如果想逃走,却不大好办了。

到了下午,风向转换之后,大规模溃逃才开始。

之前不是想跑,而是跑不了。

一天鏖战,俘获了大小船只百余艘,首级一两千,更多的首级都被龙王爷要去了。虽然是一场大胜,但是明军上下也疲敝了。

王英下令,在一个海岛上休息。在明日再攻江华岛。

而此刻韩会明就在江华岛上,出战的时候,好几百艘船只,但是退回江华岛的时候,却只有不足五十艘了。

并非都被明军给击沉了。

而是大量船只连人带船都跑了。

毕竟都是征召过来了,见势不妙,自然也没有为首阳大君奋战到底的想法。

韩会明听了汇报之后,整个人瘫软到座椅之上,他已经对将来的局面有所预料了,江华岛外的海战大败,是朝鲜各路崩溃的开始。

整个朝鲜就好像是一个鸡蛋,用力挤压,不超过鸡蛋壳的承受能力。鸡蛋壳会将压力挡在外面,一旦超过,那怕一点点,鸡蛋就会瞬间被捏碎。

而这一场海战,就是被捏碎的开始。

韩会明随即抖擞精神,暗道:“不,事情还没有结束。”为了报首阳大君的知遇之恩,即便这一场战事明知道要败,他也要打到底。

韩会明放弃了江华岛,抽调了江华岛守军,来守护汉城。

江华岛虽然重要,但是汉城才是朝鲜之根本。

另外对于李瑈的妻子,韩会明也要事先安排好。当然了,李瑈不忘记通知李瑈,让他早做准备。

随着韩会明撤退,大军并不血刃占据了江华岛。

大军一时间没有进攻汉城的打算,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各部人数太少了一点,第二个京营士卒虽然不全晕船,但是数量也是不少的,更不要说还有不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