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驰道与运河(第2/2页)

曹鼐说道:“陛下圣明,臣请重定宗藩俸禄。”

朱祁镇听了这一句话,才感觉到曹鼐的杀招所在了。

朱祁镇对百官尤其是京官的俸禄,都秉承只能加不能减的原则。不仅仅是因为俸禄低,还是要收买人心的。

毕竟朱祁镇要百官为自己的办事,增加俸禄最大收益者,就是底层京官,毕竟真正的高官,一来未必靠俸禄生活,二来他们靠俸禄也足以生活了。

朱祁镇给这些官员加俸不加俸不好说,但是风声先放出去,却是没错的。

曹鼐也知道,现实情况,百官的俸禄的确不高。但是有一批人的俸禄实在太高,无他,就是藩王。

几十个藩王,加上一些郡王等等,他们每年的俸禄开支要三百万石上下。

没错,就是三百万石上下。

而且因为亲亲原则,朝廷能拖欠文官俸禄,却不能拖欠藩王的俸禄。

当然了,真到财政困难的时候,那是什么也不管了,从宣宗皇帝开始,朝廷就开始拖欠藩王俸禄,到了朱祁镇盐政改革之后,将这些欠债全部还了上去。

毕竟朱祁镇派了前左都御史王英巡查天下数年,专查藩王不法事务,这一路下来,狠狠的敲打了一番,夺了不少郡王位,并打发到了凤阳高墙之中。甚至辽王案也定案了,辽王一脉不得继承。

摘掉一个王爷。

所以为了安抚,俸禄上并没有少。

当时朱祁镇手中也有钱,不好做的太难看,但是而今想想,藩王还真是一个节流的好对象。

首先,藩王与文官不一样。

这个时候大明的官员是相对毕竟清廉的,所以真有一批文官等着俸禄吃饭的。

但是藩王?那一个不是家产无数,田产众多。每年一万两银子的俸禄,在很多人家都是天文数字了。但是对藩王来说,根本不在乎。

是有也行,没有也行。

特别是那些大藩,如秦,楚,蜀,晋,说富可敌国,都有几分过谦了。

而且他们也没有实权。而且宣宗皇帝已经做过拖欠俸禄的事情了,朱祁镇这个做儿子的,再做一次,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只是如果是拖欠俸禄的话,曹鼐是可以先斩后奏的。反正这些藩王说起厉害,但是奈何不了大明首辅的。

而且曹鼐做了,也能为朱祁镇背锅。朱祁镇可以装作不知道。不伤亲亲之道。

为上级背锅,也不是谁都能背的。如果曹鼐如此做,朱祁镇一定会补偿给曹鼐的。但是曹鼐所言却不是这个,乃是重订俸禄,让心中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