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整顿九边

武英殿之中。

朱祁镇直接问道:“徐晞,你来说。”

徐晞立即说道:“是。”

徐晞目光扫过所有人,落在杨溥身上,与杨溥的目光一处,随即分散开来。

随即徐晞将各边镇走私的大概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朱祁镇没有听具体内容,他目光如电,看着所有人的目光。

张辅听了,眉毛都树起来。随即才将怒火慢慢的按捺下去了。

孟瑛听了,眼睛之中玩味的神色一闪而过,似乎有几分幸灾乐祸。

成国公朱勇听了,似乎脸色不变,但是朱祁镇发现朱勇的肌肉绷紧了。

至于文官这边,有人面如深渊,一点消息也露不出来,有人的怒不可遏,就不一一细说了。

朱祁镇自然不会完全相信这种判断,但是这方面也让朱祁镇确定了一点,成国公似乎真参与其中。

这个时候,徐晞的声音也停了下来。

朱祁镇淡淡地说道:“王振参与其中,他死了。本朝与鞑子,数世之敌,从太祖开国到现在,从来没有变过,凡是资敌之人,该怎么处置,你们商量的办。朕要一个结果。”

朱祁镇随即拂袖而去。

这一下子,让众人有些傻眼。

这还是朱祁镇第一次如此。

杨溥咳嗽两声,说道:“陛下自己这样说了,大家就议一议吧。”

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议的。

无非是五军都督府,兵部,刑部,都察院,全部派出人联合巡视九边。将走私案清理一遍而已。

一行人商议过后,就将这题本递给宫中了。

散会之后,张辅将朱勇叫在英国公府之中,厉声问道:“这一件事情,你参与了没有?”

成国公朱勇有些期期艾艾的。

张辅见状,心中就有数了,顿时大怒,一拍桌子,顿时茶碗震到地面之上,说道:“朱勇,你堂堂成国公府,难道缺这一点钱吗?什么钱你都敢用,如果叔父还在,他定然会打死你的。”

朱勇几十岁的人了,这个时候哀求道:“哥,我刚刚开始不知道啊,只知道是下面的孝敬钱,谁知道是这钱,但是而今知道也晚了。”

张辅说道:“什么不知道?你是装糊涂而已。”

朱勇说道:“哥,你说现在怎么办?”

张辅冷笑一声,说道:“你现在知道怕了。”

朱勇说道:“我也没有想到,陛下动真格的,这种事情,其实也是常有的。”

军队参加走私,叫做回易,真要说起来,历史那是特别的悠久。最少宣德年间与北边打仗少了,这种事情,也从零零星星的变得多了起来。

张辅说道:“什么也不用说了,我去陛下面前卖我这张老脸吧。”

没有办法,张辅也很清楚,他与成国公,以及下面的将领关系太密切了。分都分不开的。不过,张辅倒不害怕牵扯到自己。

毕竟张辅对钱财从来不太看重的,毕竟永乐朝赐下的田地,就足足有数万亩之多,养活英国公一家怎么都够了。

张辅虽然有私心,但也不是没有公心的。

瓦刺与朝廷已经过了一手了,虽然脸还没有撕破,但是谁都知道太平的日子不会太久了,这个时候在军中掀起大案,动摇军心,逼近了再有几个边将投奔瓦刺,对大明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这其中的危险,张辅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皇帝。

不过,在张辅准备入宫的时候。

朱祁镇与杨溥再谈了。

杨溥其实也暗示这个意思,这个案子要查,大查,但不能大办。

朱祁镇却没有与杨溥说这个,而是说道:“徐晞从九边归来的时候,朕就准备整修边墙,只是当时时机不对。”

“但是而今,朝廷渐渐从河北抽身了,就有财力投到九边之中了。这一次要兵部派得力的人手,将宣大给我好好测量一下,为将来修整边墙做准备。”

杨溥咳嗽两声,说道:“陛下,朝廷连年大工,虽然周尚书竭力支持,但是国中储蓄不多,一旦有事,恐怕国库为之一空。以臣之见,莫过量入为出,这修边墙的事情,慢慢的来吧。”

朱祁镇之前的财政政策,很有几分量出为入的做法。

为了填补河北治水的财政缺口,才有周忱的上台。

但是周忱上台之后,虽然颇有作为,但整体上财政走向都没有变化。

朝廷之中,除却内库之中有千万两白银左右的积蓄,户部的太仓银库,与京仓粮库之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进出出。

周忱各种改革,只能维持了朝廷平衡。特别是废除开中法之后,周忱也将驰道提上了日程,第一道从北京到宣府的驰道已经在修建之中了。

虽然一旦用驰道将北京从九边相连,朝廷调动粮食的耗损就低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