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递补(第2/3页)

比如说对新入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也是看完张珏的训练后,才知道对张珏来说4+1+4的夹心跳已经进入了他的技术储备,他还会3A+4T,当然,他也练习了需要转体4.2周的4F,而且这些跳跃的成功率并不是很低,百分之四十是绝对有了。

而闵珊的跳跃能力也不差,之前白叶冢妆子曾在正式比赛里完成过3A+3T,成为了世界上在正式赛场上完成这一连跳的女单,庆子也可以做到,如今闵珊也可以完成,这意味着她们都有在自由滑上两个3A的能力。

看到师兄师姐如此强大的跳跃储备,新入门的三个女孩满心羡慕,她们的实力都不差,但如今跳跃难度最高的也只有孟晓蕾的3F+3T。

而等累死人的训练结束,小孩们还要去学习文化课,总不能运动员做久了,将来连个大学都考不上。

因为老舅这种态度,家长们把孩子送过来的时候都特别安心。

张珏没有文化课的压力,所以先去医务室,进门脱了鞋袜检查着自己的右脚大拇指外侧,那里被磨出个血泡,现在已经破了,外面贴着创口贴,但还是疼,后脚跟也在训练时破了皮。

他曾经是最讨厌在关节处打运动绷带的人,现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损伤,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把脚用绷带绑好,而且每次训练完后都要来换,比如此时,他的左脚顶端的绷带也染上了血迹,指甲里都有血丝,那是他做4T训练时的代价,右脚也一样。

最严重的的地方还不是这些皮外伤,而是膝盖。

杨志远给他处理好血泡和后脚跟,又跪着给他按摩膝盖:“膝盖磨损是不可避免的运动损伤,你这个没什么别的法子救。”

张珏应了一声:“我知道,运动员嘛,有点磨损很常见,不影响比赛就行了,我也会在总决赛开始前和教练他们分配好训练量。”

他很想得开,在同年龄段、同水准的运动员里,张珏可以自夸一句“我的身体是最好的”,这就足够了,起码拼健康的话,他不会输给其他人。

“对了,不花的腰好点了吗?”

杨志远平静的回道:“放心,他那只是被法国站冰面坑出来的小伤,养好以后,他依然会是整个队里最健康的人,论筋骨强壮,他甩你十条街。”

要不是被拐进花滑项目,察罕不花那个骨架去练举重都不突兀。

当然张珏也不怎么纤细,这人光一条腿的腿围就有58,和细韧的腰形成鲜明对比,流畅的肌肉群展现着力量,有时候杨志远也不知道张珏怎么就突然从一个小学生形态的萌物长成大人模样。

杨志远问他:“你最近还失眠吗?”

张珏想了想:“才滑完短节目的时候,还是会情绪不好,但回到北京以后就会恢复过来,也不会再失眠。”

也就是说,他在外比赛滑《可爱的骨头》的时候,还是会失眠的。

杨志远翻了个白眼:“你要不直接换短节目算了,反正赛季中途换节目的人也不是没有,你从现在开始磨合,还能赶在世锦赛之前完成。”

张珏坚定地摇头:“不,《可爱的骨头》还有继续深挖的余地,我不能因为它难就放弃它。”

他看起来是打算和致郁风杠到底了,杨志远挑眉,在心里对张俊宝说了抱歉。

站在队医的角度,他愿意帮助主教练劝说运动员不要和自己的心理健康过不去,但张珏总是这样,一旦他决定了什么事,就没人可以改变,他在这方面帮不上什么忙。

他叹了口气:“你知道的,因为你是运动员,我不会轻易给你开安眠药,以后外出比赛时就多喝点牛奶助眠吧。”

张珏不觉得牛奶管用,他回家和秦雪君抱怨了这件事:“如果牛奶有用的话,我也不至于连续两次分站赛都失眠了。”

秦雪君嗯嗯啊啊的应着:“那你快睡着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吧,我在电话这边守着你睡着。”

张珏歪歪头:“可是你那么忙,一直和我打电话,别人怎么联系你?”

秦雪君:“没关系,我买了新手机。”

他揉揉张珏的脑袋瓜子:“快睡吧。”

张珏身体下滑,拉起被子遮住下半张脸,秦雪君关了他这边的台灯继续看书,张珏看着他的侧脸,渐渐的,他闭上了眼睛。

然而就在这个顶级花滑运动员都准备前往长野的时候,花滑男单突然出现了三场意外。

伊利亚因为进行4lz训练时导致韧带严重拉伤,大卫出了车祸,其他毛病没有,就是脑震荡,张珏的右腿出现应力性骨折,三人同时退赛。

积分榜上第七位的罗哈斯、第八位的哈尔哈沙、第九位的察罕不花被临时递补进了决赛。

张珏去不了长野了。

直到很久以后,察罕不花都记得那个画面,他的师兄像以往一样高高跳起,高速转体,他的起跳时机完美,跳跃轴心很正,空中姿态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