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未来(第2/3页)

不过张珏没擅自答应,他对此很不好意思:“抱歉,我是高三的学生,今年六七月就要准备高考了,能不能去商演玩,还要看我妈答不答应。”

大家对此抱以理解,大卫.卡酥莱拍拍他的肩膀:“一边备考一边准备奥运,居然还能把技术恢复得那么好,你也挺了不起的,我记得你成绩不错吧?。”

外国鱼苗们也曾经说过,张珏是那种成绩很好的学霸。

张珏尴尬:“还好啦。”

其实为了冬奥,他的成绩下滑不少。

大卫微笑起来:“有书读是好事。”

大卫的父母都没了,花滑又烧钱,大卫只能靠做极限运动视频来赚土豪的打赏钱,大学那边也只能休学,幸好这赛季他拿了个不错的比利时本土零食的代言回了一波血,下半年也要回大学继续念书了,曾经一度失学的他无比珍惜这个机会。

接着大家又聊起花滑男单的未来,毫不夸张的说,坐在这里的运动员们,分别代表着花样滑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的想法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决定花滑男单未来的走向。

伊利亚坚定地说:“四周跳是男单未来的方向,是男人就要上四周,所以在未来几年,大概会有选手陆续攻克新的四周跳,比赛里的四周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毕竟,之前顶级男单的自由滑节目里通常是放两个四周,但是现场就有一个人打破了这项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可见竞技运动的难度总是在不断发展,想要不被时代落下的话,就必须跳出更多四周。

四周跳。

麦昆补充:“但裁判更青睐稳定的运动员,如果你的稳定性不够,那么哪怕你有能力往节目里塞五个甚至六个四周,恐怕也比不上能clean三个四周配置的选手。”

稳定性。寺冈隼人:“花样滑冰是冰上的艺术,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我们不能忽视表演的重要性,而滑行以及上肢柔软、表情的控制只要过关,表现力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艺术性。

对于这些眼高于顶的顶级运动员来说,如果这个时代必须要出一个可以统治赛场、让他们心服口服的霸主级运动员的话,就必须满足他们提出的要素,否则那家伙就算不得王。

上一个时代算是瓦西里、麦昆双王争霸,他们综合能力都不差,只是一个更擅长技术,一个跟擅长艺术,外加马丁和谢尔盖时不时也爆个种。

至于下一个时代的话……新生代里完美契合他们提出的期盼的人,不止一个。

大家不着痕迹的瞥正在教伊利亚玩打手手游戏的仙男一眼,又看看捧起自带大麦茶的寺冈隼人。

这三个人虽然赛场上谁也不让谁,赛场下的关系还真是够好的。

瓦西里还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和麦昆可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各自去对方的主场比赛时都会听到嘘声,那叫一个啧啧啧,也就是现在年纪上来了,他们才握手言和。

唯一让人忧虑的就是这三个人都有因伤病休赛的历史,有句老话说得对,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伤病,这三个人到最后,怕不是除了实力还要拼身板。

伊利亚推推张珏:“tama酱,你觉得作为一个男单,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珏想了想。

“唔,当然是不断进取的心了?不管当前时代的顶级运动员是什么水平,作为后来者,我们绝对要展现比前人更强的实力,就像我们的后辈也必须要比我们强。”

“如果后来者实力不足,只是因为老一辈的运动员年老体衰才能取得胜利的话,那老将也只是败给了岁月而已,纯爷们就是要硬碰硬,用实力分高下啊!”

他们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不断追逐新高,提高这个项目的极限,让花样滑冰一直精彩下去。

通过他们的表现,前辈们心中各有思量。

出身战斗民族的伊利亚反而是性格最宽厚的,而且出身鲍里斯门下,属于系出名门的温厚太子爷。

寺冈隼人是教练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日本男单希望,看似温和实则冷厉。

张珏则是整个花滑项目亲眼看着从小小一只长到现在这么大的孩子,敢拼敢闯,攻击性最强,天赋可能也是最高的。

除此以外,还有坚韧的大卫、继承马丁意志的亚里克斯、北美的两个天才……

有他们在,花样滑冰的未来真是让人期待啊。

之后他们再用一个喝了一半的水瓶转圈圈,玩了一场真心话大冒险。

张珏倒了大霉,他先是选真心话,然后不得不曝光自己被教练揍的次数(多到记不清)、有没有喜欢的人(单身两辈子了)、张俊宝的胸围……

最后一个问题是大卫问的,张珏瞪着他,缓缓吐出一个数字,全场倒吸一口凉气。

张珏清清嗓子,拿过麦昆没喝完的汽水瓶:“别说是我透露的啊。”